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即将来临,想感受国际教育、提升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同学们,选择国际班或中外合作办学这两种升学途径,能让你如愿以偿哦~~~

什么是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

● 国际班

国际班是为了满足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由国内高校单独办学或国内高校与国外学校合作举办的教学模式,以专业为主要培养载体。如清华大学法学(国际班)、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国际工程班)、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和金融学国际班等。

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种。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都属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前者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后者由美国杜克大学与武汉大学联合创办。再如东北林业大学生物技术、化学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则属于东北林业大学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

一般来说,国际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有些高校,如中南大学国际班则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命名为国际班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可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进行查询。

这两种升学途径有哪些特色

一是培养模式

目前,不论是国际班还是中外合作办学,一般采用“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就读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2+2”模式,即学生被录取后,前2年在国内院校学习,后2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3+1”模式,即学生被录取后,前3年在国内院校学习,后1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4+0”模式,即学生被录取后,4年都在国内院校进行学习而不出国。

“3+2”本硕连读模式,即考生被录取后,在3年国内学习期间,成绩符合者可申请本硕连读,条件符合者可前往国外合作院校继续攻读2年硕士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金融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国际班,有“2+2”和“3+2”两种培养模式。其中风景园林专业(国际班)属于“中澳纽卡斯尔风景园林-建筑学本硕连读班”,第1-3年在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习(国际化教学),英语达到国外学校入学要求后,第4-5年赴纽卡斯尔大学建筑学专业继续学习。完成5年学业的毕业生可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并获得全球认证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二是培养方案

不论是国际班还是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都与“国际”接轨,因而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也主要参照国外教学方案或由合办双方院校共同参与完成,主要课程也多采用英文教学。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以国际顶尖大学为范本建立培养方案和多学科交叉教学体系,70%以上课程全英文授课。宁波诺丁汉大学,采用全英文教学,教材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引进,采用英国诺丁汉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享英国诺丁汉大学网络和教学资源。

三是国际师资

既然是国际班或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必不可少,以确保学生享受到国际化的高水平专业教育和多元创新文化熏陶。

清华大学法学(国际班),配备中外名师进行双语授课,着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未来双语工作的能力。“广东工业大学—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其中80%左右的专业核心课程由韦洛尔理工大学派遣优秀教师采用英文版教材进行全英语授课和考核。

四是国际交流

被录取后,通过开展的国际文化传播活动、文化讲座、海外交流与实践项目等,为学生创造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学生国际化程度和水平。

长安大学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依托外方合作高校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传播活动,学院在教学日历中设置爱尔兰文化周,其间都柏林大学师生来访学院,或者通过线上形式,教授爱尔兰语、爱尔兰民歌、盖尔式足球、哨笛、踢踏舞等传统文化艺术。

五是国外大学学历

国际班或中外合作办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国内国外大学认可的双文凭,也是其优势和吸引考生的所在。

同济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成绩合格者获得同济大学毕业证、工学学位证以及德方合作院校学士学位证书。广东工业大学国际班,学生完成中外学校规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并达到毕业与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学士学位和国外合作大学学士学位。

需要注意的是,就读国际班或中外合作办学,并不是毕业都能获得双文凭,这与具体的合作项目以及合作要求有关,考生在报考前需详细了解。

志愿填报时如何报考

在招生计划中,如果是中外合作办学,会以“ XX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XX 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呈现;如果是国际班,则会以“XX专业(国际班 /国际课程班/全英班)”名称出现。为方便考生报考,高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有时会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单独设置一个招生代码进行招生。

(来源:《高校招生》杂志、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