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为确保我市高考安全有序进行,保障广大考生的身体健康,平安顺利完成高考,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广大考生及家长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学生饮食要安全

01

安全就餐

备考期间,食品安全应时刻牢记于心。考生应尽可能在家就餐或在学校食堂用餐,不到无证和食品安全状况差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尽量少吃快餐和外卖,尽量不吃凉菜、烧烤等食物。

考生要做好个人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就餐时鼓励使用已消毒的餐饮具,提倡分餐进食和使用公筷、公勺,降低“病从口入”的概率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安全烹饪

家长在家烹调食物时,要选择新鲜干净、购买渠道正规的食材,烹调时彻底煮熟煮透,使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避免吃生冷食物。切勿随意尝试新奇食材或不常吃的食物,避免造成肠胃不适或过敏等。此外,在加工蔬菜时,应注意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现吃现做,有助于降低维生素损失。

要做到不采、不买、不吃野菜、野果、野味和野生蘑菇;不吃发芽土豆,四季豆要炒熟炒透,泡发木耳、银耳要及时烹调食用;购买米粉时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食用新鲜豆浆要加热充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膳食搭配要科学

备考期间,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大,所以饮食方面应当保障充足的营养和均衡规律的膳食。

01

保持日常饮食习惯

总的来说,在备考期间不要突然改变学生的日常饮食习惯,应该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注意食不过量,从各种天然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素,不依靠保健食品来补充营养,不要给孩子吃各种补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摄入充足谷类

要以谷类为主食,三餐要吃饱。学生群体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天需要摄入的能量大约有50%-65%都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碳水吃得过少会导致大脑血糖供应不足,容易感到疲惫、学习效率降低。建议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优质蛋白不能少

要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每天吃1个鸡蛋,肉类优先选择鱼虾、禽肉、畜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排骨、肥肉、烟熏肉等,平均每天肉类摄入总量为120-200克,建议每周吃2次鱼。牛奶和豆制品也含有优质蛋白质,同时钙含量丰富,建议学生每天摄入不少于300毫升的液态奶,适量吃些豆制品,例如豆腐干、豆腐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摄入足量蔬果

保证学生每顿摄入适量新鲜蔬菜,每天吃新鲜水果。每天摄入蔬菜的总量不少于300克,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深色蔬菜,例如红苋菜、紫甘蓝、空心菜、胡萝卜等。每天摄入水果200-350克,尽量吃新鲜完整的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应少喝果汁,少吃或不吃果脯蜜饯类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补充足量水分

正值高温天气,学生要注意补充水分,少量多次,足量饮水,每天总量达到1500-1700毫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备考期间尽量少喝或不喝冷饮,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同时注意睡前不喝茶、咖啡和碳酸饮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防护监测要做好

考生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近期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减少染病风险。

建议家长做好考生及同住人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症状,如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与治疗,防止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影响考生正常考试。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发热等任何不适症状,考生应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听从监考老师及医务人员的相关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作息时间要规律

按照高考时间规律作息,让身体提前适应,晚上可以适当提早休息。保证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午后最好安排半个小时以上睡眠,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高温防暑要做好

高考期间气温炎热,不少考生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考生预防中暑应做到:

01

远离烈日,科学运动。赴考应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准备充足的饮用水。考前户外活动,尽量安排在早上或晚上,避免过度疲劳。

02

适当饮水,营养均衡。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如果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饮料,如淡盐水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可补充水分。考试对体力脑力消耗很大,考生要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奶、豆类。

03

携带药物,有备无患。可携带防暑药物,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考前心态要放松

高考前,家长朋友和考生都要调整好自己心态,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尽量放松心情。家长要多理解、多支持孩子,不求全责备,不过多干预,不把负面情绪传导给孩子。考生如有紧张情绪,不妨放下书本,拥抱大自然,散步、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内分泌多巴胺,缓解焦虑。休息时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保持好的心态迎接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弛有度的学习生活节奏才能从容应考,预祝各位学子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林思彤

执 行编辑:王晓丹

编 审:刘俊雄

来 源:潮州疾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