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方见完面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像变了个人,对于当美国“附庸”这件事,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态度。在3件美国相当关注的要紧大事上,马克龙更是直接和拜登唱起了反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龙与拜登会晤

随着巴以战火的持续蔓延,国际刑事法院终于打算“出重拳”了。近日,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首席检察官表示,他正在寻求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加沙的三名哈马斯领导人发出逮捕令,其罪名是与巴以冲突有关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这一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作为当事方,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直接表态称,这份声明“极其令人愤慨”,这意味着国际司法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正“面临崩溃”。

而美国作为以色列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强烈抗议。拜登和布林肯接连发表声明,指责国际刑事法院这种“将以色列和哈马斯相提并论”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在参与活动时,拜登还一再强调,以军在加沙并没有犯下“种族灭绝”的行为,美国会永远坚决地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应对“安全威胁”。

布林肯则是义正言辞地表示,ICC的决定,“可能会危及目前为达成停火协议所做的努力,该协议将解救众多人质,并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援助,而这,正是美国继续不懈追求的目标。”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还威胁称,美国正考虑因此制裁ICC检察官。

随后,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也纷纷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上,对ICC的指控进行了指责,直言这一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刑事法院将对内塔尼亚胡发逮捕令

不过,同为欧洲阵营的法国,这一次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法国外交部表态称,法国支持国际刑事法院,支持其独立性,也支持ICC在任何情况下,打击有罪不罚的现象。

在声明中,法国方面提到,近几个月来,法国政府一直在警告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同时,“持久的政治解决”是“重建和平前景的唯一途径”。显然,这一次,对于拜登的“指挥”,马克龙打算好好地唱一唱“反调”。

事实上,此前,马克龙也曾警告过内塔尼亚胡,禁止他在拉法地区强迫人口迁徙,并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的任何军事行动,并没有完全按照拜登政府的路线走。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马克龙第一次公然和美国“对着干”,而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统一的背景,即中方访法。在本月的早些时候,应马克龙的邀请,中方对法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为了展示自己的诚意,马克龙以一项项的高规格礼遇,欢迎了来自中国的尊贵朋友。

在双方时隔十年的“法兰西时间”里,中法两国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深入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了4份联合声明,并签署了多达20项双边合作文件。随后,马克龙还特意邀请中方前往图尔马莱山口,共赏美食与美景,这也是马克龙第一次邀请外国高层来到这里,可谓是意义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龙高规格迎接中方

其实距离中法会晤,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但不同寻常的是,自从与中方见完面后,马克龙像变了一个人,开始频频在国际问题上与拜登政府对着干。除了不给内塔尼亚胡面子外,在另外两件要紧事上,马克龙也不愿再跟着美方脚步了。

其一,就是在中俄关系的问题上。在中法会面后,马克龙就公开对媒体表示,法国尊重中俄之间古老的关系,并认可中国几十年以来在维持这段关系中付出的努力。这无疑是继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后,再一次直接打了美国的脸。毕竟,美国一直都在炒作所谓的中国“援俄”,想要离间中欧关系。现在看来,这一招并没有奏效。

而马克龙和拜登对着干的另一个表现,就体现在法国的对俄态度上了。不久前,在普京的连任典礼上,马克龙公开派代表出席,这也使得法国成为了欧洲为数不多派出代表的国家之一。

随后,法国还邀请俄罗斯参加诺曼底登陆80周年的活动。要知道,过去西方国家在举办这一纪念活动的时候,一直都是拒绝俄罗斯参与的。但是今年法国却一反常态地邀请俄罗斯参加,这也进一步引起了美英等盟友的担忧和不满。

实际上,马克龙之所以频频与拜登“唱反调”,主要有着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法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其实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在巴以冲突,美国一直都号召盟友们积极支持以色列,这就对法国及众多欧洲国家的利益,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马克龙自然也不愿意继续当“冤大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

其次,马克龙一直都反对欧洲成为美国的“傀儡”,倡导欧洲战略自主,对于美国要求欧洲“选边站队”的举措,也并不愿意遵从。不久前,马克龙还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为了更好地摆脱美国,马克龙甚至多次想要把亲美的冯德莱恩换下来。

此外,中法两国的联合声明,也让马克龙多了一丝底气,更加致力于发展中欧关系,以此来摆脱美国的影响。

事实上,不管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内塔尼亚胡,还是中俄两国正常发展友好的关系,都是符合国际社会规则的,美国对此进行的各种阻挠和干扰,只能暴露出拜登政府的险恶用心。

如今,法国已经看清了拜登政府的真面目,开始追求更加独立自主的路线。可以预料到,如果美方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还会遭到更多“盟友”的背刺,到时候,拜登也只能“望洋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