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597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临近傍晚,西安永徽路热闹依旧。

在标着“IN食西安·字号兴”的立牌旁,音乐伴奏声飘扬,以大妈们为首的广场舞小分队纷纷开动。“大伙儿下午经常在这儿吃点(陕西)小吃,晚上就在外边跳广场舞,美滴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食城邂逅广场舞,吸引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已隐隐有几分网红打卡地的特质。

很难想象,记忆里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餐饮老字号,会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包括五一鲜包、老孙家泡馍、德发长德记肉夹馍、白云章饺子、西安饭庄、春发生等名店,以及咸阳汇通面、陕南石锅鱼等地方特色小吃,通通被集成在这家美食城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市民游客而言,这里是一座美食天堂,走最少的路,吃最多的西安老字号美食;于城市文化而言,这显然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承。

老字号“一网打尽”

西安市未央区,永徽路与开成路交界处,IN食西安引人瞩目。

这栋新中式装潢风格的两层建筑,以集成发展老字号为目标,由曲江新区旗下的西安饮食开发打造,能够容纳近20家超大商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钟西鼓、青龙白虎、香菜热汤、西安饭庄”“一餐饺子宴,尝遍天下鲜”。众所周知,西安饭庄的葫芦鸡、德发长的饺子宴、同盛祥的羊肉泡名声在外,基本上是老陕人招待贵客的必备。

在无数老陕人心中,老字号犹如“白月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多小吃在市面上都难找得很,盼了好久终于有这么个地方,把(老字号)一网打尽了。”IN食西安白云章店铺角落里,田大爷点了一碗饺子,笑容满满。顺着他手指运动的弧线,春发生、西安饭庄、德发长、五一鲜包……这些西安老字号均在此集结。

它们是美食,是文化,也是情怀与回忆,它们曾陪伴若干代陕西人,但在城市现代化浪潮中,部分品牌亦逐渐难觅踪迹。如今,能够一次性能领略西安所有老字号美食,是很多人的心声,也是IN食西安的价值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止于此。

从现场来看,IN食西安还引入了不少“新味道”。比如,甘肃张掖甘州烤肉、贵阳毛虾子米粉、宁波醉乡里小海鲜等,一批外地美食亦在此“安营扎寨”。

工作人员介绍,近期还分设了自助小火锅档口,以适应Z世代的需求——这种理念值得肯定,老字号要实现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技术革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商业模式创新,“老味道+新味道”的IN食西安,作为新的探索与尝试动作,应予以更多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出城市新故事

2021年初,《千年陕菜》纪录片央视开播,葫芦鸡、羊肉泡馍等陕西名小吃重磅出场,穿插20多个人物与菜肴的故事,一时间,勾起不少在外老陕的乡愁,也引发一波旅游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关键是,如何为远道而来的老饕打造出一条龙的餐饮服务?

IN食西安是个不错的选择,各种老字号美食聚集于此,不仅满足了本地市民的饮食文化需求,同时也给外地游客带来丰富的味觉与视觉冲击。街区整体采用格栅、叠瓦墙、鱼鳞纹等新中式装潢风格,结合现代时尚元素,打造出西安城市记忆文化体验地和旅游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带着朋友来西安游玩,有一个地方让他一眼看遍、吃遍西安老字号将是种怎样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IN食西安临近社区,相关负责人称,接地气是项目的初衷。

“我们是想回到以前老字号跟老百姓的互动状态,所以我们把每家店最拿手的小吃,以档口的形式落户在IN食西安的老字号美食集群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起来,IN食西安的运营逻辑:一是旗下老字号品牌集成展示;二是围绕各个地区寻找一些好味道,随之引进(比如石泉石锅鱼);三是围绕年轻人的喜好引进美食种类。

这些恰是“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融合不照搬”的具体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多地提出实施老字号复兴工程。 在西安也有不少老字号再次进入大众视线,譬如,常在网络上流传的油泼辣子现场表演、葫芦鸡的前世今生讲解。

而现在,无论你是喜好哪种美味,总能在IN食西安找到心仪的选项,也希望更多人能来到这里,看到陕菜的魅力,爱上陕菜。

编辑:尔尔

校对:蔷薇

初审:王磊

终审:文静

西安曲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