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文湾区机遇湾区分论坛现场。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林松涛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徐艳琼 朱辉豪)5月24日上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港澳台、内地的文化领域政府部门人士、高校智库学者、企业机构代表、青年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论粤港澳文化协同发展路径,共享湾区人文经济融合互促机遇,为“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发布五周年,《纲要》指出,共建人文湾区,坚定文化自信,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如今,粤港澳三地持续在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助力大湾区打造成为一个人文相融的优质生活圈。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香港艺术学院前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客席副教授茹国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台湾著名作家杨渡先后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畅谈人文湾区的历史渊源与深厚底蕴,共话机遇湾区的独特优势和无限未来。

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交流合作空间巨大,人文湾区孕育出无限机遇。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兼CEO何猷君,华为云副总裁、华为云全球生态部部长康宁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从不同角度深度剖析大湾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为湾区的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建议青年用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迎接大湾区创新创业浪潮。

在对话交流环节,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许钦松,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香港浸会大学教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葛亮,围绕如何以岭南文化为立足点,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等多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知名作家、编剧何冀平,澳门青年联会理事长黄家伦,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从多个角度分享了大湾区拥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机遇。

在茶歇环节,粤剧表演者晓毅、卜美玲带来粤剧联唱《粤韵春姿》,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将粤韵风华尽展无遗。随后,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上台表演岭南非遗文化节目英歌舞,为与会者带来一场颇为震撼的视觉大餐。

本次分论坛由中央宣传部主办,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承办,香港中联办宣文部、澳门中联办宣文部协办。

嘉宾观点

大湾区非常重视人文和艺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多机遇。希望大湾区在面对新的挑战的同时,进一步激扬“拓荒牛”精神,把握新的机遇,焕新人文景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脉,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湾区所有民族所有地区共享的文化,是这片地区的名片和DNA。岭南文化包括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囊括艺术的各种形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门类,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感情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

大湾区不仅仅要有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必须建成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构建共享的价值和共同的身份认同。首先要重温共同的文化传播,重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其次要从政策上采取措施,促成粤港澳三地政府和民间形成共同愿景;第三,尊重粤港澳三地因为不同的历史发展程度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并以此为新出发点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

两岸的民间文化血脉相连,即使政治上有人想“去中国化”,但根深蒂固地存在每一间庙宇之中,每一根民间的香火之中,每一个虔诚膜拜的心灵之中。台湾民间信仰的神明有上百个之多,大部分皆自大陆而来。两岸交流多举办信俗交流活动,也呼吁有更多更为自由温情的互动。

——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台湾著名作家杨渡

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有推动文化双循环的责任和使命。可从四方面发挥香港优势:一是发挥香港人才制度和国际化的优势,二是发挥传统产业和文化协同发展的优势,推动“文化+概念”,优化大湾区“文化+金融”,三是发挥香港会展优势,四是发挥大湾区的区域优势,共同推动文化出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

粤港澳大湾区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港澳与内地双向奔赴的结晶。大湾区是港澳青年赴内地发展的最佳选择,要用好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在大湾区未来发展上,继续深化湾区政府引领作用,增强粤港澳之间的开放交流;整合三地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投身创新创业浪潮,以实际行动拥抱机遇湾区。

——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兼CEO何猷君

在文化创新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实现内容生产,因此建议,围绕根技术、多元产业、多领域人才,建设百花齐放的开放生态,同时,不能忽视文化创作中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内涵。只有科技与创意相结合,才能促进产业蓬勃发展。

——华为云副总裁、华为云全球生态部部长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