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前言

诗人杜甫在自己的诗作《八阵图》当中写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步转,一恨失吞吴。这首诗是杜甫专门描写诸葛亮的,由于诸葛亮自古以来都是文人们所钦佩的对象,再加上他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后世人们一直非常敬仰。但值得一提的是,爱才的诸葛亮曾经说过一位名为魏延的将军生来就有反骨,甚至在自己死后没有多久,魏延就被杀了,后世一直认为这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给魏延设下的一个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是蜀汉时期的名将,他是五虎上将去世之后唯一能够独揽大局的一位大将军,武艺十分高强,谋略也是比很多人都强,可是他在诸葛亮死后遭到了谋杀,的确是让人倍感可惜。对于魏延的死不少人一直是认为由诸葛亮陷害的,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诸葛亮之所以一定要魏延死,主要是因为诸葛亮不希望魏延代替蜀汉的政权,另外一个则是因为魏延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而且他本来就和诸葛亮有很大的分歧,所以诸葛亮是不可能让魏延活下去担当重任的。

一、生来有才能又有智慧

作为蜀汉时期的知名将领,魏延的惨死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痛。因为魏延确实是一个能够撑得起大场面的人,他的武功不比五虎上将差,谋略也并不比诸葛亮差,但是诸葛亮死后魏延也在不久后就死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觉得魏延是一个拥有反骨的人,日后必会造反,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人家真的就是一个想要造反的人,反而历史证明魏延是一个对刘备十分忠心的人,所以他的死被后人说成是诸葛亮容不下他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和诸葛亮一样都是深得刘备宠幸的臣子,魏延不但不是叛徒,反而是一个对于刘备的政权相当忠心的人,在刘备的时代,魏延从步卒的身份被破格提拔成牙门将军,战功十分出色,后来又被刘备提拔成为了坐镇汉中的官员,可见刘备对其的确相当信赖。若没有一定的忠诚程度,刘备那么聪明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提拔他的。后来蜀汉交由诸葛亮执政,魏延的能力更是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成为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值得依靠的一位武将,多次跟随诸葛亮参与战争,打败了费曜等二位大将,一度成为蜀汉军界的首把交椅。

二、能力强性格却不占优势

诸葛亮在北伐战场上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魏延的帮助,可以说没有魏延诸葛亮的战争是很难取得胜利的。但是由于魏延确实是地位和权力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诸葛亮已经意识到魏延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能够压制一下魏延,但一旦诸葛亮去世了,谁能够制服得了魏延呢?而且魏延的性格非常高傲,看不起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差,所以诸葛亮便开始做提前的准备。诸葛亮最后一次参加完军事活动之后就病重即将离世了,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之时,诸葛亮就开始利用魏延的个人特征给他下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本身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参加战争,但是诸葛亮在开会的时候,特意避开了魏延和杨仪等另外一群人开会,对魏延的意见置若罔闻,根本不听,这让魏延无法接受,他本身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执掌军事权力,继续参加战争,所以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彻底爆发了。两者的权力争斗正式拉开帷幕,他们两位甚至以刀兵相见,最终杨仪在其他人的帮助之下打败了魏延,把魏延的氏族和家人全部都杀害掉了。

三、败后原因令人深思

无论是杨仪还是王平亦或是蒋琬,他们和魏延一样都曾经是诸葛亮十分器重的人,那为什么魏延一定要失去生命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死后军事大权很可能会由魏延继承,因为魏延在队伍当中是军职最高的一位,但是诸葛亮看好的继承人却是蒋琬,所以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才来了这么一出,把魏延的性命套了进去,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魏延本人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虽然聪明,但是却不懂得变通,在诸葛亮掌管蜀汉政治权力期间,就曾经多次和诸葛亮发生过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