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主要话题,许多人都开始关心起各自国家的生态环境。

其中生物入侵无疑是最令人关心的一个话题之一了,因为他不像其他的环境危害那样待在原地,而是会四处流窜,从而入侵整个生态系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有很多原本在当地比较常见的物种,都是因为生物入侵而濒临灭绝的,因此入侵物种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关乎到国家安全的头疼大事。

然而在我国却有这样的一种入侵物种,明明已经在中国繁衍了四十年的时间,但是很多人却将其当做了普通的草鱼,看成入侵生物当中的“特工”

那么这种鱼究竟来自哪里?为什么入侵中国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被人发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滥成灾的麦鲮鱼】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一类人群,他们不惧刮风下雨,耐得住性子也不怕寂寞,甚至对于水生生物也有不俗的见识。

而他们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没钱,也不是工作,甚至连老婆都不怕,就害怕别人“有口”而自己没有动静,他们就是钓鱼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钓鱼佬在钓鱼的时候,都喜欢前往野外进行野钓,尤其是生活在南方地区的钓鱼佬们,因为南方的水系比较发达,所以野钓的人也非常的多。

然而有些人在钓鱼的时候,总是会钓到一些得了“红眼病”的草鱼,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是以为这只是水域受到了污染,导致普通的草鱼出现眼睛变红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患上“红眼病”的草鱼非常的多,甚至要比那些正常的草鱼还要多,这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是的,这种红眼睛的草鱼,其实就是一种名为麦鲮鱼的入侵物种,而且现在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的水域当中,尤其是珠江流域,更是深受其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种已经来到中国40年的入侵物种,他在中国土地上的时间甚至比一些人的年龄还要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将其当作了本地的鱼类。

不过虽然有很多人将其当做了草鱼,但是它们的数量却并没有因此有任何的减少,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不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鱼

作为一种底栖鱼类,它经常会在水底翻找食物,这个过程当中就难免会吃到一些有害物质,而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导致麦鲮鱼的肉质变得不好吃。

这种难吃不仅仅是对于人类来说的,对于那些在水中的掠食者也是这样的,因此即便是水中的掠食者,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喜欢吃麦鲮鱼。

加上他本身的繁殖能力就比较强,寿命也比较悠久,就造成了麦鲮鱼在越生越多的同时,减少它数量的因素变少,自然就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印度的“卧底”】

可能有的人就要问了,这种鱼的原产地是哪里?它生活在原本的地方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情况吗?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种鱼的原产地是印度洋沿岸,具体来说就是印度、孟加拉这些国家,在泰国也有它的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道理来说,印度河水的环境污染比中国更加严重,这一点从恒河就能看出来,那么印度麦鲮鱼应该更难吃才对,为什么就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呢?

这自然是因为,印度当地的掠食者早就已经适应了它的味道,所以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麦鲮鱼的主要食物,是河底淤泥当中的食物食物碎片以及各种腐烂的植物,具备一定的净化水域的作用。

而具备这种功能的鱼类虽然非常多,但是在印度却非常少,所以麦鲮鱼即便是在印度的时候,也是相当重要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麦鲮鱼在印度当中的数量也非常的多,是印度的重要家鱼之一,虽然不好吃,但是对于盛产各种香料的印度人来说都不是问题。

加上印度本土也不是没有以麦鲮鱼为食的其他动物,所以它的数量在印度并不算是特别多,甚至还需要专门进行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最一开始的时候是1962年,我国最早从印度引进了这种麦鲮鱼,因为看起来和草鱼差不多,只有眼睛的颜色明显不一样,所以就以为它和草鱼一样好养活。

一开始的时候,国内虽然引进了这种鱼,但是养殖的规模非常的有限,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的饲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还没有什么生物入侵的概念,之所以已经这种鱼,就是为了能够增加珠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毕竟在那个时候,珠江当中的渔业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也有不少人是靠着在珠江当中打渔为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成功的入侵物种】

于是这种鱼便通过我们的引进来到了中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有一些鱼类通过各种方式离开渔民们的鱼塘进入到珠江当中。

在来到珠江之后,麦鲮鱼可谓是“如鱼得水”,迅速就以在印度都没有展现过的速度繁殖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前面也说了,麦鲮鱼是底栖鱼类,喜欢在河道的淤泥当中寻找食物,这一点和草鱼比较相似。

其实如果它和草鱼之间只是眼睛的颜色不一样,其他的习性都是一样的话,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很可惜的是,麦鲮鱼和草鱼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比如两者虽然都是杂食性的鱼类,但是草鱼主要还是以水草为食,而麦鲮鱼则是吃肉居多。

这就倒追麦鲮鱼就别许多入侵物种都有的特点,那就是经常会吃其他鱼类的鱼卵,造成其他鱼类的数量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也可以想到,作为一种生活在河流底部,而且大多数时候还是以各种昆虫蚯蚓之类的肉食为食的鱼类,肯定也会吃一些鱼类的卵。

而我国的鱼类基本上都会将自己卵产在河道的底部,这样一来就成了麦鲮鱼天然的一个食堂,而其他鱼类因为鱼卵被吃数量减少之后,麦鲮鱼本身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数量自然就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麦鲮鱼作为印度河道当中的主要鱼类之一,本身也具备非常强大的繁殖能力,不仅一次产卵的数量非常多。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麦鲮鱼产卵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也就是越老越能生,加上麦鲮鱼本身就能够达到12岁的超长寿命,数量就越来越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身麦鲮鱼作为一种常见鱼类,我们将其引进过来就是觉得,麦鲮鱼会在中国安家,逐渐成为和草鱼差不多的本土鱼类。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鱼虽然确实把中国的水域当作了自己家,但是却并没有和其他鱼类和平共处的想法,反而是想要将其他鱼类“赶尽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麦鲮鱼虽然繁殖能力强大,但是对于寒冷气候的抗性却比较低,只能在3度以上的地方生活。

不然的话,恐怕他们的活动区域就不只是我国的南方水域,而是会一路向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入侵物种】

如果大家了解一些入侵物种的话就会发现,很多入侵物种,尤其是鱼类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适应能力强,以及会吃其他鱼的鱼卵。

就比如臭名昭著的清道夫,它的适应能力就非常的强大,不仅能够在大部分水域当中存活,甚至就连下水道都有可能有它们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通过清道夫的长相就能够看出来,这也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河底,并且吃其他鱼类鱼卵的鱼。

因此一开始作为观赏鱼出现在中国的清道夫,在被一些人或是遗弃、或是放生的进入我国的水域之后,就被迅速成为了各大水域当中的头号入侵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罗非鱼就不一样了,作为同样生命力顽强,能够在很大水域当中生存的鱼类,罗非鱼相对来说虽然也吃鱼卵,但是却没有那么喜欢吃。

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大多数水域当中成为数量最多的那个,还是因为它们有一项特殊的技能,保证了自己的后代能够存活下去。

罗非鱼会将自己鱼卵放在自己的嘴里面,不过不是吃掉,而是将这些鱼卵保护起来,并且利用这个功能保障鱼卵的孵化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9年的时候,我国就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对珠江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在珠江的5000个水生动物当中,竟然有927个都是外来物种。

而更夸张的是,这927个外来入侵物种当中,有一半都是麦鲮鱼,剩下的也都是以小龙虾、罗非鱼、清道夫这种入侵物种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期精彩链接

中国不能没有墨脱!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2/3的土地被印度侵占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方

为什么东北菜上不了国宴?国宴中的十大名菜,你吃过哪几道?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麦瑞加拉鲮词条
西南渔业网————入侵我国最成功的鱼---麦鲮
珠江水产研究所————外来入侵水生生物-麦瑞加拉鲮和露斯塔野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