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五年终于回归的《庆余年第二季》,从开播至今始终处于话题的中心。从开播前的万众期待,到第9集处口碑“一集封神”,对这部已经播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剧集来说,《庆余年第二季》的“年度剧王”赞誉并不算虚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常规叙事更显主创巧思

该剧改编自网络作家猫腻同名小说,剧集经过王倦执笔、孙皓掌镜,早在第一季时就一度因少有的宏大主题、精准的网文改编而深受原著读者和观众认可,至今仍在豆瓣评分高达7.9分。在第一季成功之时,主创团队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沉寂五年、扎实推进续作,编剧王倦光是写出第二季的剧本就花了三年,拍摄团队更是为了追求原班人马,苦等一众演员档期,最后才紧赶慢赶在五年之际交出续作。

如此漫长的“填坑”过程,让《庆余年第二季》备受期待。因为早有原著在先,剧版的人物和故事走向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但《庆余年》的编剧王倦却没有选择最简单的路,他在第二季中增加了部分新的人物故事线,这种变化显然给剧集带来了新鲜感,但也因全新的风格有些冒险。

不过,前面的剧集节奏其实恰恰来自于主创团队的巧思。剧情到了第六集后就能发现,前面插科打诨甚至有些搞笑荒诞的剧情,无一不是为后来范闲回到京都的朝堂争斗做铺垫。民间大张旗鼓的祭奠活动后本身就是二皇子的刻意布局,祭奠活动牵扯出来的抱月楼,更是成为范闲日后搅动朝堂风波的关键转折。伴随着剧情推进,前述剧情埋下的梗变成了蝴蝶的翅膀,推波助澜间将民间的小事变成了朝堂之上的大风波。这种草蛇灰线的写法给国产剧观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观剧体验,而范闲原本并不明朗的志趣也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得到了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物探索增进网络剧内容深度

剧集的设计“低开高走”,到了第九集则直接催生了范闲的人物弧线到达某种高光时刻。正如第一部中,是滕梓荆的死激发了范闲要伸张正义、进入朝堂的决心,第二部中菜农老金头的死更是让范闲决心要在庆国官场扫清贪腐、重现母亲遗志。在寻找盟友的过程中,他再次发现了如同王启年一样值得托付的下属邓子越。为了唤醒邓子越的初心,范闲步步紧逼的对话,既是促使邓子越“出山”的谈判策略,更是在与同道者寻找共同的理想。这就让第二部的范闲彻底摆脱了第一部时的犹疑不决,更是从江湖之远转身跨进庙堂的深渊中,实现了人物的关键性转变。

第二季从这里开始了范闲真正的“庙堂之旅”。二皇子以抱月楼一案为由头,借助督察院进谏的权力来挟制范闲,范闲却将计就计将二皇子的门客混入杀手队伍,来了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为了给范闲一个公平正义的官场名声,恩师陈萍萍甚至主动“贡献”自己巨贪的罪证。眼看着形势大好,在你来我往中互相认可的督察院赖名成,却被庆帝杖毙。范闲在大起大落中深刻感受到庆帝的“天威难测”,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执念也随之加深。最新的剧情里,范闲被任命监考类似科举考试的春闱,但在开考前却发现权贵们内定中举名单,选拔机制早已被黑暗笼罩。《庆余年第二季》以开创性地勇气还原了原著故事里激动人心的改革者面貌,也因为这种表达的探索而拓宽了网络剧的内容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视率一骑绝尘符合“剧王”表现

如今,《庆余年第二季》的收视表现一骑绝尘,开播至今,该剧在酷云收视率峰值高达2.28%,始终占据同时段剧集收视率排名前三,多日蝉联冠军位置;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随着后续剧情的展开,《庆余年第二季》所要表达的主题逐渐明朗,从现有的表现看,有望打破古装网剧的“续集魔咒”。范闲在与二皇子的争斗中渐渐了解庆帝的铁腕政治,真正明白母亲叶轻眉的遗志,并希望凭一己之力重振朝纲,恢复母亲希望建立的新秩序。在网文改编的“江湖”里,能够像《庆余年》这样摆脱庸俗的权争和江湖议题,真正以现代价值观重塑古代人物的剧作确实“前无来者”。这既得益于这一网文IP自带的天然优势,同时也有赖于主创团队的“二次加工”。能够透过改编抓住原作的精神内核,并以不看低观众审美的初心来表达深刻的主题,《庆余年》系列目前拿出了符合“剧王”期待的表现,维持了较高水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