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也就是“长护险”,被称为养老、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之外的“第六险”,是专门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一种社会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是这个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论关乎待遇享受和基金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6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试行)》,对定点评估机构的确定、运行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推动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长护险试点八年覆盖49个城市1.8亿人

作为应对老龄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探索,我国于2016年组织15个城市启动长护险试点,八年的时间,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49个城市,覆盖1.8亿人。

江苏南通作为全国首批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地区,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关键还在于长护险服务对家庭成员的减负。

家住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麒新村的钱小忠,因颈髓损伤瘫痪,其家人于2020年9月为他申请了长护险,被评定为重度失能后,他开始享受南通居家照护服务的上门照护,每周两次,包括清洁护理、按摩拍背和检查血压脉搏。钱小忠家庭还获得每天15元的亲情照护补助,每季度发放至医保账户,用于医疗开支和抵扣照护服务自费部分。

同时,钱小忠一家还享受长护险提供的亲情照护补助。像钱小忠这样的5级重度失能人员,可享受每天15元的亲情照护补助。

钱小忠的女儿钱金菊表示,这项服务减轻了家庭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母亲、丈母娘接连住院,岳丈去世,父亲突发疾病去世的一个人哭泣的独生子孔旭。

32岁的独生子孔旭,面对镜头崩溃说道。

刚过完年没多久,他的母亲,就生病住院了,母亲稍微有点好转,丈母娘又住院了。

紧接着,孔旭接到一个电话:姥爷去世了。

还没到一个星期,他的父亲又住院了。

面对连续的不幸,孔旭在医院中一度情绪崩溃,但被亲戚劝慰要坚强,不能让父亲看到自己的脆弱。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孔旭无人分担压力,必须独自面对一切。尽管内心痛苦,他仍需保持乐观,照顾父亲,希望父亲能早日康复。

还有那个90后女孩杰茜的故事。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收入颇丰,但父母瘫痪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尽管父母有退休金,却难以支付保姆费用,导致杰茜不得不动用自己的积蓄。

父亲脾气暴躁,半年内气走了20多位保姆,迫使杰茜频繁请假,独自带父母就医。

她不敢辞职,因为经济压力巨大。

父母同时住院时,她不得不奔波于不同楼层照料。

尽管母亲尽力练习自理以减轻她的负担,杰茜仍感到压力山大,但她从不在父母面前流露脆弱。

她坚信,尽管目前艰难,未来会有所好转。

杰茜的故事反映了许多独生子女面临的困境,尤其是那些父母没有退休金或收入较低,同时还需照顾自己家庭的独生子女。

长护险确保了无论城乡,失能人员都能享受统一的照护服务和补助,补助金额根据失能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居家照护的家庭能够享受每天15元、11元、8元三个档次的亲情照护补助。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的失能人员,能够凭长护险待遇直接抵扣机构服务费用。5级失能人员在医疗机构每天可抵扣70元服务费,4至2级则分别为50元和40元。

知青小编有话说:

现在有了长护险,凡是符合条件的话不仅可以享受经济补助,还可以享受上门照护,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了独生子女的家庭负担以及个人压力,不至于家里父母同时生病后,一个人崩溃。

同时也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爱护,希望企业能够对有老人的员工更多的体恤和理解,让我们共建更加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