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永靖县徐顶乡利用中央定点帮扶资金23万元,扶持100余户群众推广实施百合鳞片扦插良种繁育示范“半亩苗”计划,积极引导群众自发开展百合种球繁育,为百合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种源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合良种繁育苗。严文博摄

5月18日,永靖县徐顶乡徐家沟村群众徐禄元正在自己的百合田间忙碌着。他和同伴们将经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晾干后的独头百合进行剥片,按照片间距1至1.5厘米、行间距10厘米的标准,将百合鳞片放入深度为3厘米的沟中并覆土,完成后覆盖10至15厘米的麦草,确保鳞片潮湿,保障出苗率。

作为村里的百合种植大户,徐亨明自家的良种繁育田已经种植完成,这两天经常在田间地头和其他种植户交流种植经验。

百合种植是徐顶乡乃至东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由于连续重茬种植,导致百合种源退化,优质种球紧缺。2024年徐顶乡在百合鳞片扦插技术成功培育出优质种球的基础上,推广实施优质百合种球鳞片扦插“半亩苗”计划,在徐家沟、久长沟和三联村率先试验推广,利用群众自家半亩地,推广实施百合良种繁育共计57.5亩,以每亩按照0.4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积极引导群众自发开展百合种球繁育,逐步实现优质百合种球自给自足。同时,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百合专家郭志鸿和乡土专家张本义为农户提供田间技术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在田间种植百合。严文博摄

徐顶乡徐家沟村百合鳞片扦插繁育试验示范基地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试验种植,利用鳞片扦插繁育技术,对优质独头百合鳞片进行繁育。经过半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百合鳞片出苗率高,品质优良,百合鳞片扦插繁育试验获得成功。

经初步估算,通过实施百合鳞片扦插繁育,每半亩地可繁育优质种球500公斤,能提供2亩地的优质种球,大幅降低群众种植百合的成本。同时,群众还可以对外出售富余的优质种球,不但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也为培育优化百合产业提供种源保障。(孔维伟 严文博)

来源:永靖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