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本关于高敏感型儿童的育儿指导书。

高敏感型??是不是有点陌生。

但当你做了这本书里的甄别问卷之后,就会发现,天呐,原来身边存在不少敏感型人群,尤其是幼儿,表现更为明显。

正如“敏感”本身的意思,敏感型儿童的特质是从整个身心内外都表现出来的。

如果说一般孩子的感受曲线是平缓的,那么敏感儿童的感受曲线则是【波浪式】的,甚至是【脉冲式】的。

他们有时很安静,或好像踌躇不前,只是因为他们太容易受到细节的刺激,在新环境中非常谨慎,往往三思而后行。

外表看起来安静,其实脑子比谁都忙。

他们的世界,太不容易了。如此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的敏感特质,非常容易犯错。

孩子的反应得不到理解、正视和尊重,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无力感,觉得自己有问题,甚至认为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无法培养足够的生活勇气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甄别敏感孩子

高敏感孩子对芝麻小事在意,导致神经紧绷而感到压力,最后甚至会让身心失衡。

但他们也因为这种心思细腻的特质而显得特别细心,对他人拥有较强的同理心。

事实上,有很多人因为活用这种丰富纤细的敏锐度,在社会上有活跃表现,处处显示只要好好发展这项特质,就能将它变成人生的一大优点。

高敏感儿童的四大特征

1、深度处理

易过度接受刺激,能敏锐察觉细微变化;

他们大脑读取表情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很强。

2、容易过度接受刺激

高敏感族比一般人能在更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但完成后的疲惫感也比一般人强。

过度兴奋后,会睡不着;很怕痛;过度在意天气的冷热、弄脏的手脚、湿掉的衣服、不合脚的鞋子等。

3、情绪反应大,同理心很强

对悲伤与焦虑等情绪的感受,比同龄人强;但是也比同龄人善于观察别人,更贴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关注他们的与众不同,越能得到更好的回馈

大部分敏感的孩子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也有部分孩子并不表达出来,而是转化为胃痛或焦虑。

敏感的孩子并没有特定的天生情绪,但是他们的情绪的确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经验的影响。

作为父母,养育高度敏感的儿童会是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和最快乐的任务。

对于这样的孩子,你越关注他们的与众不同,越能得到更好地回馈,越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你越甘之如饴,你的孩子也越能从你身上吸收到快乐的源泉。

当接纳了孩子的“不一样”,接纳他的“难带”理解他一切行为背后的原因。

给他足够的包容和耐心,一切都变得越来越顺,他也变得越来越“好带”“听话”,至给我们好多好多惊喜。

走进敏感孩子的内心

尊重感知差异:理解孩子对特定刺激的强烈反应并非矫情,而是生理特性使然。为他们创造宁静、有序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感官超载。

倾听与共情:敏感孩子的情感世界细腻且深邃,需要父母用心倾听,接纳他们的情绪表达。

通过肯定感受而非否定行为,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引导他们用言语描述内心体验,而非仅依赖哭泣或发脾气。鼓励他们运用绘画、写作等创造性方式抒发情感。

耐心对话与引导:敏感孩子可能对批评尤为敏感,宜采用温和、建设性的反馈方式。遇到问题时,耐心讲解道理,允许他们提问与思考,避免简单粗暴的命令。

激发优势与自信:根据皮纹测试揭示的学习优势,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与活动,如深度阅读、艺术创作等。

适时表扬他们的独特见解与同理心,助其树立自尊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敏感孩子的力量

人类的潜在能力其实很惊人,如何让这种潜能外显并开花结果,除了当事人自己必须努力外,周围的人也需要给予协助。

高敏感孩子身边的大人们都肩负着一项重大责任,那就是告诉高敏感孩子,虽然会因为心思细腻而容易受伤,但也因为如此更容易将这个特质化为强项。

糟糕的是,在不被理解的成长岁月里,如果他们被贴上了不应有的标签,比如“胆小”“孤僻”、“迟钝”、“神经质”等,久而久之,他们自己都可能认为自己不正常,甚至带进成年。

这一点在阿伦博士的研究中不断得到证实,而且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实例,他就是我那智慧与颜值并存的高敏感先生。

我们从20岁相识到现在,无话不谈,了解了他不堪与温暖交织的童年、悲愤与传奇编写的少年,一起跑过了浪漫与热烈涂色的青春,共度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步入到现在更为成熟的人生阶段。

原来我一直陪伴在高敏感左右,只是不自知,而且不知不觉中已经积累了很多鲜活的素材,为我接下来如何陪伴特质孩子,帮助他成长为自信、乐观、坚韧的自我实现者有了最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也许你已经发现,高敏感具有遗传性,阿伦博士在她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到了大量科学实验正在验证这一猜测。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她更加确信敏感属于一种遗传特质。

因此,如果父母或家族有高敏感者,那么后代出现高敏感的概率比非敏感家族大。但是,每个高敏感者又各不相同,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

这意味着即便你是个高敏感的父亲或母亲,你高敏感的孩子也会和你是那么的不同。

根据阿伦博士的研究,并不是所有的高敏感者都是内向型,可他们中的大多数,即70%左右,是这样的。

在竞争型的社会环境中,外向型的人越来越容易获得关注,反而深思熟虑型的内向者却显得默默无闻。

慢慢的,内向便带有偏向性。过去50年里,心理学家一直在对敏感特质进行研究,遗憾的是却多以这一特质外部表现的副作用来表述,诸如担忧、压抑、胆怯等,这些都是不太被社会接受的品质。

因此他们常常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而他们善于观察、内心丰富、喜欢深度思考的内在却常常被忽略,恰恰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也正是为什么阿伦博士为高敏感者“正名”,并将研究发现编撰成书《天生敏感》和《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无数高敏感者与之产生共鸣并最终实现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难搞”,孩子的高度敏感并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他们的个性特征。

父母积极引导他们,细腻的心思、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重新认识高敏感儿童,了解他们,深爱他们,帮助他们获得幸福人生。

这些也可以成长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财富!

点个「在看」,与家长们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