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Worldpay《全球支付报告2024》

近日,全球支付系统公司Worldpay发布全新《2024全球支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旨在全球范围内洞察当今消费者支付现状及趋势,为企业优化支付策略和服务提供指引。

报告追踪了消费者在线上购物或在销售点(POS)购物时的支付方式,探究当前主要支付趋势和项目场景以及支付方式份额和市场规模,对48,000 名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后,并展开二次研究并经由每个地区的支付专家多次验证。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总交易额超过6.1万亿美元,为数字钱包、帐户对账户(A2A)和先买后付(BNPL)等支付方式提供了成长沃土。

数字钱包将成为中国支付市场的主力

o 预计到202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以1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不断扩大,达到3.4万亿美元规模;

o 预计到2027年,销售点(POS)市场规模将以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0.6万亿美元的新高度;

o 预计到2027年,数字钱包将以1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的86%,与2023年相比提升4%;

o 预计到2027年,数字钱包将以1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占据中国销售点(POS)交易额的79%,与2023年相比提升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2024全球支付报告》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数字钱包市场份额的90%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钱包市场。依托庞大的消费市场规模和二维码等技术,数字钱包得到迅速普及,并在各购物渠道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数字钱包分别以近1.8万亿美元和近5.8万亿美元的交易额,占据了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2%,以及中国销售点(POS)交易额的66% 。预计到2027年,数字钱包在电子商务和销售点(POS)的交易额占比将分别提升至86%和 79%,成为增长最快的支付方式。数字钱包这块“大蛋糕”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金融科技公司、手机制造商、银行以及各大电商平台等多领域玩家的入局。据悉,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全民级覆盖面占据了数字钱包市场份额的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2024全球支付报告》

数字钱包成功俘获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度,一方面得益于其安全、便捷、无缝等多重优势,能够在众多消费场景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与传统主流支付方式的结合。

深究数字钱包的资金来源便会发现,其中通常嵌有信用卡、借记卡,或直接从银行账户进行结算。报告指出,在中国,直接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交易额占比逐渐缩水,但银行账户与数字钱包的紧密结合,为传统支付方式提供了焕新发展的新渠道。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卡在数字钱包内外都表现强劲,交易额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并将继续提升。

Worldpay中国区总经理施南飞表示,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得益于科技成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都愈加拥抱数字钱包,同时如账户对帐户(A2A)支付和先买后付(BNPL)等新兴支付方式也在消费者偏好的助推下展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态势。随着消费提振与经济复苏,商家和企业比以往更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多元的支付选择,以满足与时俱进的市场需求。

若想吸引海外游客和外企,解决支付问题是重要一环

对于中国吸引海外企业进入中国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施南飞表示,中国政府要吸引海外游客进入中国,应该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支付问题,第二是语言问题。支付是一项很重要的服务,目前中国在解决面向外国人的支付服务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比如说,从去年七月开始,支付宝、微信可以支持绑定海外信用卡,外国游客就可以走进中国本地商家,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支付服务。

对于外企进入中国后应该如何快速融入市场,施南飞表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当地领先的支付公司如银联、支付宝、微信等进行合作。Worldpay也很早就和上述几家公司合作,服务于全球市场的客户。

中国企业出海要率先适应当地的支付方式从而更好融入当地的金融环境

而对于准备进入新市场的中国商家,施南飞给出的建议是,当中国的商户出海,面向全球的消费者,有不同市场的业务需求时,需要注意,中国商户应该先了解和研究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支付使用偏好和当地消费者最青睐的支付方式。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使用偏好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出海面向不同市场时,使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以及对应的跨境支付策略和本地支付策略。

他表示,目前跨境支付是中国现在很多商家在发展初期使用的一种策略,但是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功率,中国企业可能会需要拓宽更多的本地交易及本地支付方式。

施南飞表示,跨境电商有平台类的跨境电商和独立站,无论是平台还是独立站在进入到目标市场前,其支付策略的考量几乎是一样的,即需要研究是进行跨境支付还是本地支付,以及对目标市场消费者支付偏好的研究,来决定采用合适的本地支付方式。

他认为,信用卡支付是中国商户出海的一个非常大需求口,主要原因是是中国商户出海的主要市场如北美、欧洲等国家卡支付的消费占比很大,此外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平台和独立站商户进入新兴市场,例如中东、拉美、东南亚等地区,中国商户也需要更多地去采用这些地区的本地支付方式。

除了服务于传统出海行业,如服装、家居等消费品,IT 软件、SaaS服务、游戏、社交平台等公司出海成了近年来的热潮,施南飞表示针对这类型的公司应该提供更针对性的订阅服务。比方SaaS软件的订阅服务,在海外提供云服务,它可以满足多种业务场景的需求:一是面向中小客户,他们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需要每个月进行订阅;二是对于比较大的客户可以进行direct debit,每个月对银行账户扣款,每次扣款的金额可能是不同的。

施南飞认为伴随越来越多企业出海,且目标市场越来越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支付平台也不仅仅是提供支付通道,还要对支付交易进行风控管理,通过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加持的风控工具避免交易过程中潜在风险,特别是在线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从而更好地支持在线跨境交易的安全。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支付服务商进行合作,从而提高企业自身面临机遇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施南飞先生表示,中国企业出海,它们的支付链条很长,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包括支付合规问题、支付交易的成功率,支付风险防范、以及售后争议处理等和支付相关的问题。因此合适的支付合作伙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首先他们要提供的是一个覆盖面广的全球支付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需要有合适的风险防范工具以保证交易安全;另外支付公司应该对各地的金融合规有深刻的理解,帮助客户降低合规风险。例如,有些跨境支付交易在欧洲国家需要进行一些税务处理,发生在欧洲的交易需要遵循欧洲数据安全保护法的要求,或者卡组每年更新的合规性要求等,合作的支付公司应第一时间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客户。(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