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高等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背景。公元前500年至

前337年为希腊的古典时代这一时期也是希腊普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古希腊的高等

教育即肇始于这一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希腊高等教育的基础

一、经济基础

古希腊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起因于当时发达的奴隶制经济,正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奴隶创造的大量剩余产品才使奴隶主贵族得以脱离生产劳动而有闲暇专事文化教育活动。

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使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繁荣起来,在农业方面当时雅典、米利都等城邦的园艺经济十分发达葡萄、橄榄、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十分广泛因而能够生产出大量的葡萄酒、橄榄油以供出口。同时当时希腊最大的手工业中心雅典手工业门类繁多分工精细除传统制陶、造船外还有金、木、石、画、矿工等二十多个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工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给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柴,也加速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分化,经济势力不断壮大的工商业奴隶主贵族与传统农业奴隶主贵族的矛盾非常激烈,他们都力图争取自由民的支持,这对希腊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了使未来的雅典人更好地适应发展工商业,参与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保卫国家,雅典的统治者强调教育不仅要培养个人在参与保卫国家、处理个人休闲活动时所需的忠诚、勇敢、强壮等品质,还要使他们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交际,能够理智、公正、聪慧地处理经商和各种公共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腊人意识到要真正实现城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愿望,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忠于国家的军人,而且还必须培养出大批有文化的商人、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人才来掌管国家各部门。这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而且要求每位公民均衡、和谐的发展。

二、政治基础

公元前 6 世纪之后,希腊大部分城邦,特别是雅典城邦取消了贵族政体,建立了比较自由民主的政体。在民主政体下,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参与城邦的管理,并在政治生活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既是每一个希腊公民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希腊公民为之奋斗的最崇高的人生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城邦管理事务,以往主要通过体育和音乐教育达到个人身心和谐的传统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城邦造就未来的领导者,即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家以及培养能够参与各种政治生活的公民的教育成为当时的首要目标。

三、文化基础

希腊神话及艺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希腊神祗与现世人是同形同性,希腊诸神乃是人的力量的理想化身,因而他们与人的思想感情十分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神的力量、智慧、意志、理想和技艺都成了鼓舞希腊人与自然界作斗争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人在城邦的军国大事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战胜困难、追求幸福的精神动力。

希腊人的宗教没有过多功利色彩,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古希腊没有一个专门的祭祀阶层,他们拒绝让祭祀解释教条或统治知识领域,也不让祭祀控制道德领域。

对于希腊人来说,思想永远凌驾于信仰之上。学校虽然敬神,但并不因此沾染上浓厚的宗教神学。希腊的学校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学校以力与美的结合为其所追求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希腊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全面和谐”的高等教育

古希腊高等教育采取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在西方,这种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基本上有连续性,或者说是一种传统,当然不包括中世纪的教育。

从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来看,苏格拉底已提及对公民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美德,探求知识和增进健康。可以说,人的多方面发展的思想已初露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拉图继承了这一思想。他强调要用体育来训练身体,要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而他所说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诗歌、故事、神话等。他主张学习音乐的目的在于培养美德。他的学园中开设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门课程,正是体现了全面教育的原则。

二、为政治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

古希腊人非常强调国家控制教育,注重培养当权执政的人才,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很重视教育对于维护与巩固奴隶主统治政治的作用,因而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启发式的高等教育

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是古代希腊教育文化的思维特征。古希腊人重视研究性教育的方法在苏格拉底看来,一切知识都是植根于自己的心中。

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和推动学生自己思考,因而只能是启发的。在具体进行教育活动时,苏格拉底是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就是著名的“精神产婆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拉图认为,“认识是记忆。”很显然,古希腊人所持的这种教育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会去思考。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施行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对教师来说,传授知识并不是他们的惟一职责。教育是引向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向善的过程。

四、哲学贯穿始终的高等教育

哲学在学校所设学科中占有突出地位。希腊哲学是希腊民族的标志,是它的血脉。学习哲学在贵族阶级上层看来是最必需的事。雅典的体育馆除练习体操外,还进行哲学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典哲学在公元前 4世纪获得极大的进展,出现一批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去,把它安置在城市中,引进家家户户,使它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

古希腊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对古希腊的影响

古希腊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虽然处在城邦危机时代但对古希腊的政治与文化事业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明显的。通过毕达哥拉斯学派、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伊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教育家的努力,为古希腊教育出大量各方面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对古罗马的影响

罗马文化是希腊文化的继续,希腊的文化和教育是通过罗马的中介和桥梁作用而影响到后世欧洲的。大约在公元前 250 年以后,罗马出现了最早的希腊文化的学校和希腊学者伴随着这些学校的出现和学者的到来,希腊文化开始渗透到罗马社会。

最初,罗马的学校都是采用希腊语和拉丁语双语教学,后来逐渐偏重希腊语。很快,要求能阅读希腊文文献就成为普通教育的明显特征。

希腊人的字母、文学、哲学、美术、宗教以及政治和军事制度等后来均为罗马人所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罗马人自己的拉丁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资料记载,在公元前 5 纪中期,罗马人就曾为制定《十二铜表法》专程出访希腊,请教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

从公元前 1世纪开始,西塞罗声称,罗马旧有的教育体制--素朴、实用,通过家庭和社会生活实践培养农夫、军人和政治家,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崭新的、建立在追求、摹仿、吸收和发展希腊学校教育基础之上的罗马教育。

这种教育既已希腊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又包含有本民族的特色,是一种建立在有的放矢地吸收希腊教育基础、根据本国社会经济社会状况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希腊的高等教育从其形成到发展,倾注了许多名哲的不少心血。古希腊为什么会有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什么会产生比较多的优秀教育家,这是应该探讨的重要问题。

可以肯定,古希腊的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对于同一时期的其它文明古国而言,显然是独有的。

当然,教育在古代的文明古国都存在,但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特别少见的,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学园,以及亚历山大城那样的学术中心,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是比较少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体说来,古希腊的高等教育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环境,如经济上工商业比较发达,政治上有民主政治这种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特别是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希腊经过几代名哲的努力,其教育不仅序列化和系统化,而且迈上了新的台阶,出现了举世瞩目的高等教育。这种高等教育不仅为古希腊培养了大批政治人才和文化人才,也为后世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古希腊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人类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