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香港当下谈得最多的是,深港消费反向而动。

过去,深圳以至大量的内地居民到香港消费,从罗湖到上水、到沙田、到尖沙咀,到港岛,挤满了“拖箱客”,以至人满为患。“反中乱港”人士甚至借机发难,屡屡发动驱赶内地游客的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倒是港人到内地消费成为热潮。平日,香港的老年人,退休人士,有闲阶层都到深圳一日游。首先从植牙到一般身体检查,做“医疗消费”;接着,到山姆店,到华强北,到各大商场购物,另外还特意到网购取货点提货省了到香港的运费;“购物消费”完了,接着“娱乐消费”,浴足按摩看电影,以及搓麻将-----深圳的“四方城”收费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最后,当然是饱吃一顿,港人的涌入与深圳的餐饮业良性互动:全中国的美食云集诱使嘴刁的香港食客也要逐家品尝,生意饱满又倒逼深圳的厨艺随着广东音乐“步步高”而突飞猛进。

重点是,深圳待客有道“欲取之先予之”,免费让香港六十岁以上老人乘地铁,大商场还有免费巴士穿梭口岸。而香港老人在港区也只需两元港币搭地铁火车,交通几乎不用成本而且相当方便。当然,高高兴兴而来,大包小包而归,到了节假日,更是全家老少齐北上,形成百万大军。于是,香港的零售业、餐饮业,还真不能不说“多得佢唔少”,纷纷求变求存。零售业多转向做难以网购的大件商品,如冰箱、冷气机等等。酒楼,则更是港味加码,或者港味加川味,甚至东北菜也上,图个新鲜。

于是,当局一方面呼吁“留港消费”,一方面吸引内地客“过夜”。可是,无奈香港酒店房租是深圳的几倍,“精明的消费者”即使过年的烟花午夜才放,也要赶回深圳休息,导致大塞车被迫露宿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香港方面对于这种“深港反向消费”并不乐见。于是出尽百宝,又是“夜缤纷”,又是“盛世经济”催谷市道。笔者认为,首先要正面承认这是深港两地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你追我赶,不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应有之道吗?其次,香港只能顺势而行,千万不能逆潮流阻挡。香港有声音说,要增加港人的“过境税”,这真是不要得的馊主意。

更为重要的是,香港方面要认真检讨“深港反向消费”的深层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说到底还是深圳的竞争力大幅提高了,而香港的竞争力则是相对削弱了。很简单,香港的租金和人工是深圳的数倍以至十倍以上,零售、餐饮、酒店等旅游一条龙,必然竞争不过深圳。那么,人们会问为何新冠疫情前还不至于这样?笔者认为,这正是香港当局需要深思的问题。

过去,香港的“购物天堂”的美誉来自香港的免税和低税制度。原来,香港的烟酒还是有税的,尤其香烟还越收越贵以达至戒烟,但是为了成为全球的“红酒中心”则大幅减免红酒的进口税。可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发展迅猛,我们国家与各国签订减免税的贸易协议越来越多,相反有些协定还没有惠及香港。例如,香港加入RCEP还不是说入就入。也就是说,香港的低税优势也事实在大幅减弱。最明显的事例是海南岛已有了购物免税制度,而深圳的山姆店本应该开在香港的,因为其大量销售外国各种品牌货,现在反而是香港人到深圳的山姆店去大量购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看到,香港没有地没有大房,加上租金昂贵,山姆店在香港根本找不到开店的地方,即使有也必然因为租金昂贵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么,在深圳也可以找到直供的低税免税的外国品牌货时,港人又怎能不涌进深圳?所以,笔者认为,香港目前经济徘徊,根本原因还是要从自身去找,不要动不动就推给境外势力破坏。

土地问题,始终是影响香港发展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有地,香港政府就有钱,香港政府就有发展空间。但是,香港回归以来,偏偏一直在造地上蹉跎。目前,香港的填海计划也推后了,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制约。未来如何突破,需要香港当局认认真真去研究,要把问题往香港本身上去想,这样香港才能够找准根源,赶得上形势。

另外,香港现在也想发展高科技,但是,香港是没有办法独立去搞。香港在这方面,怎么可能跟深圳比,既没有人才,也没有方向,并且创业成本也很高,土地房屋租金价格昂贵,根本没有办法跟深圳比,而且永远也赶超不过深圳,不可能有华为,也不可能有比亚迪,也不可能有腾讯。事实上,香港的财团只会盖房子,其他都不会做,硬要赶鸭子上架,何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目前的“深港反向消费”,说明香港未来的出路,不在于如何单打独斗,即使香港再独立发挥“塞拉利昂精神”也没有用。香港只有主动向深圳融合发展,用自己的金融优势,去和深圳的优质生产力结合,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才能为香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期以来,由于对“一国两制”理解片面,很多人把香港作为独立的经济体来理解。实际上,目前区域经济,全球化经济的趋势,不是说谁主观意志可以阻挡的,香港做独立的经济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看香港的前途,必然要把香港放在整个大湾区里面来看,还要再进一步把香港放在整个广东省来看,再进一步放在全中国看,融入全国的经济大局是香港唯一的出路。事实上,香港是政治特区,深圳是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的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动能,都是香港需要互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效率,也是香港要追赶的。过去,香港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深圳的蛇口拿过去了,发扬光大,反而香港现在效率低下。笔者申请在自家车位安装一个充电桩,申请了三年也没有下文。为什么香港的电动车推广慢,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最近香港政府提出在新界北部做一条23公里长的公路,但要15年才能完成,这个速度真是太慢了。所以,和深圳融合发展,也可以鞭策香港洗去颓风,重张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