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偶然看到一篇奇文,瞬间被惊掉了下巴,文章标题是“李梅为测试新型燃烧弹而轰炸汉口,致4万余平民伤亡,李梅却开怀大笑!”为了黑美军竟然如此明目张胆造谣,简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用“无良无耻”来评价,已经是太温柔的批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然看到一篇奇文,瞬间被惊掉了下巴,文章标题是“李梅为测试新型燃烧弹而轰炸汉口,致4万余平民伤亡,李梅却开怀大笑!”为了黑美军竟然如此明目张胆造谣,简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用“无良无耻”来评价,已经是太温柔的批评了。
很多人还不知道李梅火攻,就先来介绍一下。要说李梅火攻,必须要说说李梅。
柯蒂斯·爱默生·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1906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标准的草根阶层,所以他没能进入西点军校,而是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1928年参军,成为美军陆军航空兵(当时美国还没有独立的空军)的飞行员。先是战斗机飞行员,后来转为轰炸机飞行员。
1942年已经在美军中摸爬滚打了十四年,从普通飞行员成为少校军官。随着美国参战,美军迅速扩军,李梅成为第305轰炸机大队的首任大队长,随即率领305大队来到欧洲战区,开始参加对纳粹德国的战略轰炸。李梅经常亲自驾驶B-17轰炸机作为领队长机率领轰炸机群空袭德国,战功卓著,所以1943年就升任第3轰炸机师师长。在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他根据B-17轰炸机自卫火力的特点,发明了“箱式队形”,将轰炸机群编成组织严密的队形,将编队中的每架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形成交叉火力,来对抗德军的战斗机。在没有护航战斗机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轰炸机的损失。1944年就晋升少将(1941年12月美国参战时他才是少校),三年中升了四级,成为美国陆军最年轻的少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12月,调到太平洋战区,担任第2轰炸机联队联队长。1945年1月调任负责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机的第21轰炸机联队(装备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联队长,并在5月升任太平洋战区战略空军参谋长。他发明了使用燃烧弹低空轰炸日本本土的战术,史称“李梅火攻”。在他的指挥下,对日本战略轰炸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战胜日本做出了大举贡献。
1947年6月,苏联封锁西柏林。李梅临危受命,调往欧洲指挥驻欧洲的美国空军组织了规模浩大的柏林空运。
1957年7月,升任美国空军副参谋长。1961年7月,升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美国不设空军总司令,空军参谋长就是空军的最高军职),并晋升四星上将。1965年退役。1990年在美国去世。
李梅绝对是个牛人,是个从飞行员出身,一步步晋升到空军参谋长。他推崇战略轰炸,是空军制胜论的坚定拥趸。
接着来说说“李梅火攻”,1945年李梅来到太平洋战场,负责指挥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他很快发现对纳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的战术,在日本收效甚微。因为日本和德国不同,工业区不是集中在一个区域,而是散布在各处,大都是家庭作坊,所以在欧洲战场的“面积轰炸”在日本就很难有什么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梅在认真研究了日本的情况之后,提出了全新战术:夜间低空轰炸,并拆除全部自卫武器,取消所有机枪手——日军夜间防空能力非常薄弱,几乎没有夜间战斗机,所以也就不需要自卫武器了,这点载重量也都用来搭载炸弹。低空飞行则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增加载弹量。而且大量使用燃烧弹,因为日本多地震,为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住宅建筑基本都是木制,房屋之间间隔又很小,小方能力也很差,所以对于燃烧弹引起的火灾,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
看到李梅的这个新战术,所有的飞行员都大为惊讶,完全没有自卫能力,这和赤身裸体上战场有什么区别?因此将李梅的这个新战术称为“李梅赌注”!
1945年3月9日夜间,李梅一声令下,美军334架B-29轰炸机带着大约2000吨燃烧弹飞往东京,在1500米至1800米投弹(正常是在5000米高度投弹)。燃烧弹引起大火,产生的灼热气浪与冷空气形成强劲对流风,造成了极为恐怖的“火焰风暴”。当晚的轰炸造成东京市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大约40平方公里的建筑被全部焚毁。空袭中,死亡8.37万人,重伤10万人,100万人无家可归。
这一晚的轰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空袭,破坏力和损失情况比后来的广岛原子弹还要严重。而美军的损失仅是9架轰炸机被击落,还有5架因伤重在海上迫降,战损率只有4%——李梅的新战术大获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新战术迅速推广,从1945年3月到6月,美军总共出动B-29轰炸机约6000架次,投掷燃烧弹约4万吨,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神户等城市被毁面积都在80%以上,死亡人数超过30万。美军只损失轰炸机13架,战损率仅1.9%。
燃烧弹空袭的恐怖场面,加上美军投下大量传单,警告平民逃离城市,因此导致大量日本平民逃离城市,这样一来就算工厂没有被炸毁,也没有工人来上班。短短两个月,日本军事工业产量骤减90%,战争潜力遭受毁灭性重创。
李梅发明的燃烧弹空袭,就被称为“李梅火攻”。加上美军对日本列岛的水雷封锁,日本的战争机器基本被摧毁。战后美军的评估报告,即便美军不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也很难再坚持一个月。
而某些无良无耻的自媒体,竟然编出了李梅在对日本本土进行燃烧弹空袭前,还在中国武汉进行了试验性空袭,造成了四万余平民死伤,还很有现场感地加上一句,李梅却开怀大笑!
我的天哪!
从历史上说,李梅是1944年12月调到太平洋战区,从1944年12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汉从来没有遭到过美军的大规模空袭,更没有出现四万平民死伤——就是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对武汉的空袭,也没有出现四万平民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常识上说,李梅如果要进行试验性空袭,也不可能在武汉进行。因为武汉和日本城市,完全没有可比性,日本城市的住宅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而且城市消防能力薄弱。而武汉的住宅建筑有不少砖木结构,而且武汉被长江和汉江两条大河环抱,水源充足,消防能力大大超过日本城市。在武汉进行燃烧弹试验空袭,完全没有意义。
就算要编排故事来黑李梅,也摆脱稍微用点心思,这也编得太假了,只要稍有常识,智商在50分以上的人都是一眼就能看破的。
不过,这片奇文利提到了试验的武器是凝固汽油弹,这点还是靠谱的,因为“李梅火攻”使用的主要炸弹就是凝固汽油弹,也正是凝固汽油弹的巨大破坏力,使得“李梅火攻”的轰炸效果倍增。
凝固汽油弹被誉为“人类制造出来的恶魔”,相比采用白磷作为原料的常规燃烧弹(因此也叫白磷单),凝固汽油弹更为残忍。
194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化学研究者研制出来一款新型燃烧弹。是在汽油中添加了聚苯化合物,使得汽油变得更加浓稠,就像凝胶,具有附着力非常强、难以扑灭等特点,因此命名为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装用汽油和其他化学品制成的胶状物,通常由飞机投掷。爆炸时能产生高温火焰,形成一层火焰向四周溅射,产生1000°C左右的高温,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地燃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凝固汽油弹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武器,一旦被凝固汽油弹的凝胶沾染,用水浇只会加剧火势,即便是用沙土或泡沫灭火剂,也很难扑灭。战场上,很多受害者都是被烧死后,沾染的凝固汽油还在燃烧,直到凝胶烧完为止。所以身上被凝固汽油弹的凝胶沾染起火,请求战友开枪尽快将自己打死以减少痛苦,是很普遍的。
1944年下半年,美军开始量产M69型凝固汽油弹,每枚M69型凝固汽油弹重13磅(约2.3公斤),然后38枚M69型燃烧弹捆绑成E-46型500磅(约227公斤)集束炸弹。毫不夸张说,1枚E-46型集束燃烧弹落地,就是一片火海。“李梅火攻”时,美军1架B-29轰炸机最多可以携带30枚E-46型集束燃烧弹。美军在1945年6月初,一度暂停了“李梅火攻”,原因就是美军在B-29前进基地马里亚男群岛的4万吨E-46型集束燃烧弹全部用完了!直到从本土紧急运来新一批燃烧弹之后,才恢复了空袭。
而战争历史上,第一次在实战中大规模使用凝固汽油弹就是在1945年3月9日夜间对东京的大空袭。所以也根本没有什么武汉试验性空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