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某汽车品牌的供应商被摊派了多台新车冲抵货款,让供应商叫苦连天。这究竟是咋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资料显示,一份疑似企业发给供应商的内部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知显示,要提前预定的,采购内部和申请码,有优先购买资格登记;订车人姓名订车人电话,定数量,见定颜色(海湾蓝、深兰、雅灰、橄榄绿等)。

邮件特别提示,请转发老板(必须),如果朋友、同事、亲戚有意向也可报名。请今日内回复,感谢支持和配合。

落款是某公司集团采购委集团采购部。

而另一截图显示的是,某博主的发文所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周去拜访一家供应商,院子里一排停了十几辆各种颜色都有。老板叹口气,都是硬摊派的,只要是某品牌汽车供应商,不管是车的还是手机的,都必须买10~30辆不等。他们公司摊了12辆,三百多万,员工不要,做接待车又太LOW,砸在手里了。生意难做……

此消息一出,网友们迅速围观,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这个也不一定就是产品品质不好,就是一种营销的策略而已。还有就是抵款活动和供应商福利之类的。

有网友直言,这就是某品牌一贯的作风。

不得不说,如今汽车圈的内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哪个汽车品牌,都无法独善其身,都必须参与这场群雄逐鹿的赛道。否则,生死存亡都可能只是一瞬间。

如今,就连特斯拉、理想、广本都纷纷裁员,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就网友爆料的信息而言,可以理解,也是汽车品牌一种释放压力的手段。既然选择了合作,就必须风雨同舟,相互扶持。作为汽车品牌的供应商,选择支持购买汽车也是情理之中。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5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根据相关数据: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渗透率首次超过燃油车,达到了50.2%,实现了重大历史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汽车上险渗透率飙升的背后,离不开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的双轮驱动,同样,更离不开这背后所有新能源汽车人的努力。显然,和营销策略和手段也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注定是汽车圈大力洗牌的一年,也注定是与汽车供应商同命运共拼搏的关键之年。这一年,肯定又有一些汽车品牌悄然离场。加油吧!汽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