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英说爱

在讨论婚姻家庭时,许多人有一个困扰和担忧,现在的孩子结婚意愿低或是婚后不愿意生育,若干年后,会不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换句话说,老祖宗传下来的“香火”,会不会断送在90后、00后手上?

其实,婚姻危机干预专家唐英说爱一直在思考和研究这个话题。我们人类和众多动物生存在大自然中,动物界没有太多的发明创造,亿万年来沿袭正常繁殖的功能,成年雄性动物与雌性动物会自然交配,让后代生生不息,后继有“人”。无论生存条件如何艰苦,无论气候变化如何异常,都在坚持不懈地繁衍着、生存着、发展着。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到了时代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我们,会担心后继无人呢?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今天只能简单概括性地跟大家交流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与父辈的生存环境不同。

父辈或上一辈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时候为了解决温饱是首要问题。人们忙于生计,辛勤劳作,顾不上太多想法。加上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愿意相夫教子,穷其一辈子时间精力来辅助丈夫经营家庭。欲望值没有那么高,婚姻相对是稳定的。丈夫勤奋,妻子贤淑,离婚率低,家庭也相对稳定。

时至今日,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开放了,父辈的婚姻或是社会上出现了多年来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让90后、00后感觉婚姻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不是他们这些简历尚浅的人所能经营好或驾驭的。于是乎,有的人便对婚姻“望而却步”,产生恐婚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婚姻的功能,在年轻人心目中降低或被削弱了。

之前,婚姻的功能是被重视的。男人结婚是为了建立一个自己当家作主的家,合法地满足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拥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拥有聪明可爱的孩子,尽情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天伦之乐。到了适婚年龄,甚至没到法定年龄都想结婚。

而如今,年轻人宁愿婚前同居,不愿步入婚姻,是因为他们觉得满足了对婚姻的需要,比如谈恋爱或同居甚至用其他方式,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对婚姻的期待便没有那么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现实压力给了他们“不婚、不育”的理由。

大多数父辈是经历过苦难人生的,也正是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锻炼了他们意志和能力,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婚姻,希望子女继承奋斗的精神,将来成立自己的家庭,并培养好自己的子女。

而许多90后、00后最缺乏的就是生活的磨难,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从父母身上、从现实生活中看到,结婚成家、抚养子女,有太多太多的压力。就拿自己结婚这一项来说,单彩礼、婚房等条件,就不是自己单独承担得起的,如果再想到自己像父母那样供子女读书、成长所需要花费的经济能力,心里就会出现不自信,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尽管有的父母表示,会帮他们成家并抚养孩子,但他们不想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还要因为自己而负担过重。

婚姻专家唐英说爱想说的是,今天这个时代充满许多不确定性,我们要理解年轻人的顾虑和压力,积极主动跟他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人生观,不能只从“一己之私”思考,而是秉承人本精神,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自信和强大起来,承载“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由唐英说爱原创,严禁抄袭剽窃和断章取义。关注我,每周五早上七点半持续推出婚姻危机干预系列问题解答,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探讨婚姻问题。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