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李敏住院的事知道吗?”

举着电话的孔令华瞪大眼睛,吓得一激灵:“什么时候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和孔令华

“有一段时间了,怎么?你不知道?”战友那边传来惊讶的声音。

1981年,休假回家的战友突然给孔令华打来了电话,他以为是什么工作上的事,谁知道,竟然是关于他妻子生病住院的消息。

可前几天和妻子打电话时,妻子还说一切都好,让自己放心,怎么突然就住院了呢?自己一定是被瞒着了。

并且,家中除了几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大人,身边没有人照顾,李敏肯定是一个人住的院,现在不知道正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令华一家

想到这里,孔令华连忙找到部队领导,请求批几天假,让他回家看一看。

那么,李敏为何会住院?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李敏

1936年冬天,李敏出生在延安保安窑洞之中,母亲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贺子珍。

那是刚刚结束长征的第二年,贺子珍身上还有着长征途中留下的旧伤,怀孕期间也跟着部队到处颠沛流离,并多次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再加上革命年代物资匮乏,营养摄入不足,因此李敏出生时瘦瘦小小的,只比半截手臂长了那么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贺子珍

毛主席看过之后,对前来道喜的同志们笑道:“生了个大鸡蛋,小脸蛋、小嘴巴,和子珍长得一模一样,长大后肯定是个清秀文静的女孩子!”

女同志们连忙挤进产房去看,看到贺子珍怀里又瘦又小的孩子之后,纷纷笑道:“还真是个小娇娇!”

毛主席听到后心思一动,便为其起名为“娇娇”,从此毛主席的女儿“毛娇娇”诞生了。

接着,由于贺子珍到苏联治病并留学深造后感到孤独,为了让她在异国他乡有个伴,毛主席就将年幼的毛娇娇送到了孩子母亲身边。

毛主席本想着最多一两年女儿就能回国,到时候就可以重新父女团聚。然而,由于战乱因素,苏联也陷入到二战之中,同时原本通往苏联的路被军阀盛世才所把持,原本预想中的一两年渐渐变成了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娇娇(李敏)

十年过后,贺子珍带着女儿回国,而这时的毛娇娇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流着鼻涕的小女娃,早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不过,贺子珍带着女儿在苏联的生活十分困难。苏联二战时期经历了“卫国战争”,导致了长时间的物资匮乏,在延安没有饿肚子的贺子珍母女,在苏联反倒饿了好几年。由于营养不良,虽然毛娇娇已经十几岁,但她的个头还是瘦瘦小小的,像七八岁的女孩子。

毛主席见到这个俄语说的极为流利,中文却磕磕绊绊的女儿,将她心疼的抱在了怀中:“娇娃在苏联受苦了,那些洋面包不养人,现在吃咱们中国饭,中国饭养人,能长大个!”

之后,为了便于入学,毛主席又为女儿重新取了个名字“李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

李敏上了中学后,渐渐开始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奔波。因为贺子珍回国后长居上海,并不在北京,因此每个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李敏都会坐火车到上海去看妈妈。

一次,李敏来到上海看妈妈,贺子珍抱着女儿问道:“娇娇,最近过得好吗?学习怎么样?”

“都好,我听爸爸妈妈的话,学习很用功呢。”

贺子珍满意的点点头:“那你爸爸呢?他最近身体好吗?”

听到问起父亲毛主席,李敏连忙将最近毛主席在家里的状况说给妈妈听。贺子珍在毛主席再婚后并未再嫁,并时常思念着毛主席,每次女儿来看她,她都要问毛主席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右)

“那你呢?爸爸身边的人待你好吗?”贺子珍将话题转回女儿身上。

李敏犹豫了一下:“爸爸的卫士长李叔叔很好,他从前会接我和李讷上学,说话也很和气,江妈妈……她总让我穿旧衣服,让妹妹穿新衣服。”

明白女儿的状况后,贺子珍心疼的道:“姐姐要多让着妹妹,要多听爸爸的话!”说着,眼里已满是泪花。

这次回到北京后,趁着和毛主席一起散步的时间,李敏请求道:“爸爸,天热了,您给我买一件布拉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布拉吉”是俄语音译,即连衣裙的意思。毛主席听后,看着女儿越来越高的个头,拍拍她的脑袋道:“娇娇是大姑娘了,是该穿漂亮衣服了!”随即,便请卫士帮忙去买一件。

白马王子

然而,毛主席答应买裙子后说的另一句话,却直接让李敏羞恼的跳了起来。

“穿的漂亮一点,将来好找对象呢!”

“你这个做爸爸的,说话一点不像是爸爸的样子!”李敏听了立即跳起来,满脸羞红与不高兴。

可谁知这件事没过多久,李敏还真的等来了“白马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与孔令华

对方是孔子后人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当初在八一小学的时候,李敏就和他认识了。那时的孔令华是学生会主席,喜欢跳舞、喜欢读书,还会演讲,是当时学校里的知名人物。

不过那时候两人只是相识,直到中学时他们才慢慢走到了一起。

高中毕业之前,毛主席出于毛岸青、和贺子珍长年生病的考虑,打算让李敏高中毕业后在家管家理账,照顾家里人。不过李敏打算继续考大学,因此毛主席听后只好作罢。

不过也正是这时,毛主席看着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女儿,再次谈到了对象的问题。不过这一次的李敏没有气恼,而是羞涩的吐露了他和孔令华的关系。

毛主席知道后,笑道:“你们的婚事你们自己做主,我不干涉,只要你觉得好我就没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左一)李敏(左三)

去上海看妈妈的时候,李敏也告诉了贺子珍这件事。贺子珍同样不反对,只是叮嘱他们不要现在结婚,先以学业为重,至少等高中毕业之后再考虑结婚的事情。

于是,李敏和孔令华听从了双方父母的意见,在高中毕业后分别考上了大学。之后,在大学三年级时,两人决定结婚。

1959年8月29日,毛主席的菊香书屋贴上了红色的“囍”字,屋檐上也挂上了红灯笼,忙活做饭摆桌子的亲友走来走去,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个平日里安安静静的小院头一次涌进了这么多人,连书架上放着的书仿佛都沾上了喜气。

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十分简单,亲友请的不多,只摆了三桌酒席。在酒席上,毛主席拉着亲家公孔从洲的手向女儿女婿祝福道:“亲家公是孔子后人,又是军人,文武双全,有这样的亲家公教育,今后两个孩子一定能生活的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 毛主席 孔令华

说罢,酒席上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纷纷举杯庆祝这大喜的一刻。

之后,李敏继续和毛主席一起住,不过不同的是女婿孔令华也搬了进来。一年后,李敏诞下一子,而毛主席在外孙出生后,为了让女儿女婿尽快独立生活,便让他们搬了出去。

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孔令华夫妇可谓是手忙脚乱,从前从未做过饭的李敏更是压力山大,闹出了不少笑话,不过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慢慢适应了。

然而,随着父母年岁渐长,二老的身体都有大大小小的病痛,李敏一边要照顾幼小的孩子,一边还要抽空去看望生病在上海的母亲贺子珍,长时间下来让她身心俱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

两人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国防科工委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孔令华到了部队,无法经常回家,因此照顾二老和孩子的重任全都落在了李敏一个人身上,这让她更加喘不过气来。

后来,她又被下放到北京郊区以及河南遂平的农场工作了几年,这期间她一边要参加劳动,一边要照顾孩子,几年下来积劳成疾,身体也渐渐出现了问题。

又回到国防科委工作以后,此时的李敏已经在生活的磨练中变成了一名坚强的战士,她依然有空就去上海看望母亲,将孩子带到母亲身边,让病中的母亲露出笑容。

毛主席去世后,贺子珍悲痛欲绝,从此精神不振,病情加重。因此李敏为了照顾母亲,时常来回坐上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

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积劳多年的李敏终于坚持不住病倒了,然而此时丈夫孔令华在部队里的工作也十分繁忙,夫妻两人一年到头难得见几回面。李敏不愿让丈夫耽误工作,更不想让他为自己担心,因此生病住院了也是自己一个人。

幸好孩子已经十岁了,可以帮自己做点事情,否则她一个人真不知道如何到医院。

卧病在床

然而,李敏以为自己不告诉丈夫,丈夫就不会知道自己生病的事。可她没想到的是,孔令华休假的战友陪家人来医院,正好在病房里看到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

没有惊动李敏,孔令华战友回家后立即给部队里打了电话,问孔令华知不知道此事。

“老孔,今天我到医院来,你猜看到了谁?”

听到医院两个字,孔令华不由得有些紧张:“别卖关子了,看见谁了?”

“李敏!她住院的事情,你知道吗?”

“什么?”孔令华惊得一激灵:“什么时候的事?病的重不重?”

“我听护士说有一阵子了,重不重我也不知道,你有时间抓紧回家看看吧!医院里就你孩子在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令华(右一)李敏(右二)

听了战友的话,远在部队的孔令华急得头顶冒出了汗,可此时部队里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实在是走不开。

想了又想,他实在放不下还在病床上的妻子,于是来到部队领导面前,向领导说了家里的情况,请求批几天假给他。

领导了解情况以后,二话不说便给他批了假期,并安慰他道:“不要紧张,肯定不是什么大病。你呢也不要急着回来,部队的工作我会找人帮你分担的,你把事情处理好再回来!”

听到领导如此通情达理的话,孔令华激动的点点头,随即拿上东西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左)

日夜兼程之下,孔令华很快就出现在了李敏面前,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和在一旁照顾妈妈的儿子,孔令华落泪了,他紧紧握着李敏的手,抱住儿子在病床前痛哭不已。

看到丈夫的李敏又高兴又惊讶,万语千言,最终只表现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

好在如同领导所说,李敏只是因为过劳病倒,在医院养了一段时间后便痊愈出院。李敏出院后,孔令华也只好回部队,继续让李敏独自承担起这个家。

然而,刚回到部队不久,部队领导就找到孔令华道:“北京军区秦司令已经知道你的情况了,你的困难,组织会想办法帮你解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基伟

孔令华大吃一惊,秦司令是秦基伟将军,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情况?难道是自己父亲找了秦司令?想到这里,孔令华深深皱起了眉头,想着如果是父亲帮忙,他一定不能答应。作为干部子弟,自然要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这种做法太不合规矩。

看出了孔令华的顾虑,部队领导道:“是我告诉秦司令的,有困难可以找组织,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

听到这里,孔令华才放下了心。不久以后,孔令华被调到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工作,李敏的负担也从此减轻不少。

后来李敏知道了秦基伟亲自下令给丈夫调动的事情,连忙打电话给秦基伟表示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右一)

当年李敏的母亲贺子珍是革命根据地的“永新一枝花”,还是一位腰跨双枪的“双枪女将”,秦基伟刚到根据地就认识了贺子珍。之后,秦基伟不仅参加了根据地的“反围剿”,还踏上了长征的路途,在这期间也和贺子珍成了认识多年的战友。

因此接到李敏的电话后,秦基伟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叮嘱李敏道:“我知道主席对你们这几个孩子要求严格,你也要强,不愿麻烦别人。但即便作为一个普通人,有困难也要及时反映,你们现在都长大成家了,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孩子想啊!”

听到秦基伟这样关心的话,李敏落泪了。好在孔令华调动以后,她得以有更多时间去照顾独自在上海的母亲,因此在李敏的照顾下,贺子珍也很快好转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

李敏虽然是毛主席的女儿,但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她努力刻苦,自食其力,一生从未享受过什么特殊待遇。这种优良的家风,正是她恪守毛主席教导的结果。

而这种教育子女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毛主席以及子女身上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精神,将这种良好的家风弘扬开来,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艰苦朴素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