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激光笔作为一种常见的演示工具,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然而,当这种工具被用于不当目的时,其潜在的危险也不容忽视。近期,一起关于游客使用激光笔照射飞机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报道[^10^],一名来自联邦路的男子被控重罪,因为他涉嫌使用激光笔指向华盛顿州巡警的飞机。这种行为不仅对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暴露出了公共安全意识的缺失。
激光笔的光线强度极高,如果直接照射到飞机驾驶舱,可能会对飞行员的视觉造成短暂失明,从而影响飞行操作,增加事故风险。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统计数据,每年都会有数千起激光照射飞机的事件报告,这一数字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上升。在2019年,FAA记录了6,453起激光照射事件,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仅为3,489起[^5^]。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商业航班上,也包括了医疗救援、消防和其他紧急服务的飞机。
在另一起事件中,美军的激光武器项目遭遇了全面挫折[^11^]。美国空军的“自我保护高能激光演示器”(SHiELD)计划宣告失败,该项目原本计划安装在F-22和F-35等隐形战斗机上,用于拦截来袭的导弹。然而,由于技术挑战和测试工作的拖延,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此外,美国陆军的“定向能机动短程防空导弹”系统也面临技术挑战,该系统旨在摧毁小型无人机和来袭的炮弹,但由于整合和维护等问题,项目进展不顺。
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同样面临着挑战。美国海军在激光武器研制领域的投入最多,实战部署也最早。2014年,“庞塞”号两栖登陆舰就搭载了30千瓦级舰载激光武器原型,用于摧毁无人机和快艇。然而,在今年年初的红海护航行动中,美国海军未能将这些激光武器投入实战,遭到了广泛批评。五角大楼每年在至少31个定向能项目上花费约10亿美元,但真正能够实战的激光武器却寥寥无几。
在民用领域,激光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例如,绿光激光器在工业加工和科研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尤其是在铜、铝等高反材料的加工以及太阳能电池划片和晶圆退火等方面[^3^]。绿光激光器的吸收率远高于近红外激光,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风险。随着技术的进步,光纤激光器在功率效率、热管理、光束质量和光谱时间特性的灵活性等方面显示出优势,使得基于光纤基频光的绿光激光器得到了发展。
然而,激光技术的不当使用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在旅游领域,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游客使用激光笔照射飞机,不仅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也破坏了旅游环境的和谐。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
为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有必要加强对激光技术使用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激光笔的销售和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公众也应当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正确使用激光产品,避免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总之,激光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技术的双刃剑特性也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警惕,确保安全。通过加强教育、完善法规和提高公众意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光技术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