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祎 每经编辑:廖丹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银行人才“争夺战”正在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

近期,建设银行分行陆续开始2024年度春季校园招聘面试。作为去年增员最多的国有大行,在今年的春季校招中,建设银行计划招聘近3600人,涉及总行直属机构、境内分支机构等多个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仅是建设银行。在今年的春季校园招聘中,六家国有大行以及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向高校毕业生发出“求贤令”,仅农业银行就释放了超过1.4万个工作岗位。同时,部分银行还面向2025届毕业生推出了实习生计划,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潜在的未来员工。

从今年春招情况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大银行对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仍保持需求热度,并进一步从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细分赛道对专业人才进行积极布局。

“在金融科技发展、市场竞争加剧、金融监管政策变化等大背景下,银行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人才结构变革。”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科技、绿色、数字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在“五篇大文章”的指引下,银行需要积极引入产业专家和金融科技人才,实现金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对于银行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六大行多条赛道提供春招岗位农业银行拟招募逾1.4万人

在历年的银行业人才招聘中,国有大型银行在招聘规模、岗位设置以及专业范围上占有明显优势,招聘动向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中国银行率先在国有六大行中启动2024年春季招聘和实习生招聘,参与招聘机构包括银行卡中心等6家总行直属机构、30家审计分部、35家境内分行、中银理财等9家综合经营公司等,合计释放超5000个春招岗位、超500个实习生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行释放超5000个春招岗位

农业银行今年春季校招面向境内外院校2023年、2024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招聘机构包括研发中心、数据中心两家总行直属机构,农银金租、农银人寿、农银投资、农银理财4家综合化经营子公司,以及35家境内一级分行,招聘人数合计超过1.4万人。

工商银行则面向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毕业的境内外高校毕业生,主要提供星辰管培生、专业英才、科技菁英、客户经理、客服经理以及服务代表六类岗位,招聘机构涉及境内29家一级(直属)分行、2家综合化子公司、业务研发中心等9家直属机构;

在2024年度春季校招中,建设银行计划招聘近3600人。其中,远程智能银行中心拟招聘25人,均为通用类岗位;24家分行合计招聘超3500人,岗位则包括管理培训生、科技类专项人才、综合营销岗、柜面服务岗等,其中,广东省分行、山东省分行、浙江省分行招聘人数居前,分别为500人、300人、248人;

交通银行总行、省直分行以及子公司在今年校园春招中也均有增员计划。其中,交通银行总行招聘岗位涵盖金融科技管培生、博士后研究人员、部门金融科技职位。

自3月份启动2024年春季校招工作后,邮储银行部分分行更是走进校园“面对面”展开招聘宣传工作。

比如,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除了在广东省内多所大学宣讲外,还前往北京、长沙、南昌、成都、武汉等地高校宣讲,并现场接收简历和在当地组织面试,寻求专业类、销售类、运行类岗位人才;邮储银行深圳分行也前往深圳、广州、武汉、厦门等地高校现场宣讲,招聘客户服务经理。

12家股份行齐抛“橄榄枝”平安银行区域分行“组团”揽才

国有大行大规模“揽才”的同时,12家全国性股份行纷纷加入2024春季校园招聘队伍。

其中,招商银行春招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东北等多个地区,包括无锡、佛山、长沙、兰州、南宁、乌鲁木齐等在内的近40家分行列出了岗位需求,从招聘信息看,大部分有招聘需求的分行需要市场营销岗人员和运营结算业务人员;

在中信银行,大连、厦门、南昌、上海、杭州等28家分行也是“虚位以待”,提供的岗位包括管理培训生、业务管理岗、信息科技岗、客户经理岗、柜员岗等;

在浦发银行,超过20家分行公布了2024年度春季校园招聘计划,招聘岗位涉及总行战略储备生、管理培训生等,综合柜员岗、客户经理岗、理财经理岗是各分行常见的招聘岗位;

广发银行今年春季校招职位则涉及分行、研发中心、信用卡中心以及广银理财,一些分行除了定向培养类岗位,还重点招收具备科技类教育背景的应届毕业生。

“华东联盟”十一大分行、“东北联盟”四大分行、“西北地区”四大分行……在2024届春季校招中,平安银行多地分行联动,开启了“组团”抢人模式,有超40家一级分行以及总行面向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毕业的应届生,推出了战略级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橙光培训生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银行多地分行联动,开启了“组团”抢人模式

另外,除了正式校招外,一些股份行近期还面向2025届毕业生推出了实习生项目。比如,浙商银行启动了总行2025届“浙银暑期实习生计划”,招商银行启动了“梦工场”总行2025届暑期实习生招聘。在部分银行的实习生项目中,表现优异者有机会直接获得校招提前批offer。

大力布局新兴领域多家银行储备绿色金融等细分赛道人才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类人才一直是各大银行招聘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春招中,一些银行除了继续招募金融科技人才外,进一步从细分赛道对专业人才进行积极布局。

今年3月下旬,交通银行发布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五篇大文章”“金融高质量发展”等成为此次招聘的关键词。

金融科技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养老金融部、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在总行专场中,交通银行总行部门面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批副总经理层级和二级部负责人层级岗位。例如,养老金融部拟招聘养老金融战略规划高级专家、受托资产管理高级专家、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专家,公司机构业务部拟招聘科技金融高级专家,授信管理部拟招聘绿色金融高级专家。

另外,交通银行招聘的2024年春季海内外博士后,其课题也多聚焦于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向。

不仅仅是交通银行,记者注意到,一些银行也加大了在细分金融赛道的求贤力度。比如,在2024年春招中,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了支行特色金融实验室管培岗,主要为该行培养和储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推出的客户经理岗意在为该行培养和储备零售、对公金融营销服务以及财富管理、投行资管、国际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

工商银行数字普惠中心在2024年度春季校招中计划招聘的岗位包括模型研发岗、信贷产品岗、数字运营岗、综合管理岗。作为工商银行总行部门管理中心,该中心主要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性线上融资产品的设计、研发与运营。

此外,一些银行对于管培生的培养方向也愈发细化。比如,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管培生的培养方向除了综合方向和FinTech方向外,还包括绿色金融方向,而这一方向主要为绿色金融、产业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市场分析、产品创新等工作提供人才储备。

“在金融科技发展、市场竞争加剧、金融监管政策变化等大背景下,银行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人才结构变革。”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过去在金融机构中,财务专家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科技、绿色、数字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银行现在迫切需要那些既懂得产业运作又精通金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曾刚表示,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引下,除了传统的精通财务的人才,银行还需积极引入产业专家和金融科技人才,洞察产业的细微脉动和核心需求,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金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调整对于银行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他如是强调。

多家大行队伍扩容建行去年净增超2万人

实际上,招聘需求背后,也隐现银行在人才结构上的调整和变化。

以六大国有行为例,据年报披露,截至2023年末,除工商银行较年初减员超8000余人、农业银行较年初减少1200余人外,其他四家国有大行员工数量均有增长。

其中,农业银行虽然全年净减少1255名员工,但2023年员工数量仍有45.1万人,仍然是员工人数最多的国有大行。

建设银行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变化最为显著,员工总数从2023年初的35.26万人增至年末37.69万人,全年净增2.4万人,增幅达6.89%,是员工数量增长最多、增幅最大的国有大行。与此同时,其机构数量全年也增加了539个,于2023年末达到14895个。

此外,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虽然在机构数量上略有减少,但员工数量保持正增长,全年增员均超过2000人,2023年末员工数量分别为9.43万人、19.71万人。中国银行在机构数量增加了46家的情况下,员工数量也相应略微增长,在年末达到30.69万人,较年初增加了74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3年年报中,多家银行也透露了其人才配置及建设思路。其中,邮储银行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人才配置思路从数量增长转向人均效能提升,人才资源进一步向核心业务领域和前台营销岗位有序流动。在人才质量方面,全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持续提升,近三年提升5.38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围绕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风险合规、数字化经营、平台运营、绿色金融、乡村振兴、资金业务等重点领域,推进实施重大人才项目和专项人才计划,通过专项校园招聘、精准市场化引才、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等方式,完善落实重点人才培养措施,并实时关注人才储备情况,科学规划重点领域人才数量。

对于银行人才结构的调整与布局,曾刚认为,可以采取多元化策略,从外部招聘、内部培养、组织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应未来挑战的人才队伍。

他建议,首先要加大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为关键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路径;第二,注重构建与政策导向、全行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培育体系,从内部培养出符合未来金融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第三,银行还可以通过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外包等方式,引入外部智力支持,以弥补内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