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据说,这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七百年前总结了一句话。

虽然这句话在《水浒传》中并没有找到,甚至,这句话是不是施耐庵所说也有待商榷,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句话确实道出了千百年来人生选择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的大学生毕业,他们毕业后,除了极少数已被父母安排好的未来选择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会面临一个残酷且现实的抉择:

我该去哪里?我该回到自己那个温暖但却并不富裕的小城市家乡,还是留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独自打拼?我是应该回去陪伴日渐衰老的父母,还是狠下心在异国他乡漂泊,为自己搏出一份渺茫的希望?

而且,无论是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工作,进一步的选择依然令人头疼:找工作,应该求稳,考公务员考编进入国企央企?还是为了更大的希望去私企闯荡,甚至创业呢?

这样的抉择,每年都会愁坏无数父母和学子。其实这个时候,不妨参考一下施耐庵总结的4句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这两句话应该连起来看,大致意思是:如果父母很弱,或者说父母没有资源帮助自己,那么就去做生意,如果父母很强,或者说父母资源雄厚,那就去当官,放到今天,就是考公务员。

有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父母弱就不可以考公务员吗?如今考公大热,大多数考上公务员的人,应该也是没有父母助力的家庭吧。

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考上公务员并不是终结,而是你漫长职业生涯的开始。

也就是说,被许多人视为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考公务员,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1步而已。想要再进一步,其难度十倍、百倍于考公务员的时刻。

作为一个公务员,除了少数沿海的大城市之外,公务员的收入在当地顶多算是一个平均水平,温饱当然没有问题,但想要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几乎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是求稳,而且求一份稳定且不高的收入的话,公务员倒是好的选择。但是,如果想要更进一步,想拥有发挥自己的理想、展望自己未来的平台,那么,做侍郎或者说做官,显然是最理想的状态。

中国数千年来,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其实从来没有变过的。当官不仅大权在握,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同时,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其他附属都是最好的。

然而,在社会上闯荡的人,尤其是进入过国企或政府工作的人都应该都有所体会,能够成为领导的人,个个都是厮杀出来的人才,他未必有最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一定有一方面或某方面非常强。

而最令人绝望的是,在这些场所,其实往往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潜规则。许多父母弱的家庭,孩子因为学习优秀或者本身还有天赋,确实考上了公务员,有了铁饭碗。

然而,由于对官场内部的种种规则根本一无所知,往往摔得头破血流,得罪了不少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而凭着自己的摸爬滚打,也许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真正摸清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时候,所有向上走的机会都已经失去了,连最起码年龄都不合格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某些二代进入职场之后走的那么顺了。

这些二代不但不比你傻,还有强大的父母为他铺垫了路,就连各种官场规则都被一遍又一遍的教导,这样一来,除了极少数极具天赋且运气很好的人,普通人又怎么可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呢?

所以,父强做侍郎,是因为他拥有做侍郎所需要的一切有利条件。“母弱”不是不想做侍郎,而是机会太渺茫。

综合利弊之下,“母弱”想成功,想改变自身阶层,选择经商,大概是更好的选择。

在中国古代,商人阶层是社会地位的最低的,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代商人的财富,也是除士人阶层之外最多的。

商人社会地位固然低,但是,他们却可以享受更多的财富,更为关键的是,商人有钱之后,也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

所以,如果你一无所靠,父母也无法提供助力,那么,经商虽然风险最大,但是回报也是最为丰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如此,如今其实也是这样。观察一下自己周边的有钱人,除了家族传承、自己天赋爆棚之外,多数有钱人,其实都是做生意的。

而且做生意发家之后,如古代的商人一样,必然会努力的提升自己的阶层。那么,在自己已经被定义为商贾的前提下,当然是培养下一代。

有充足的财富做依托,他可以请最好的老师,创造最好的条件。这样一来,商人的二代只要不是太过顽固不化,起步就比普通人高了许多。

这样一代代传承并教育下去,商人家族因此成为士人阶层,也是十分正常的。

那么,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又怎么理解呢?

族当然是家族或者宗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最重要的身份都涉及到家族。那时候,家族几乎包办一切,在皇权不下县的时代,家族几乎掌握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一个人所在家族的强弱,几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发展。如果你有强大的家族做依托,不但可以得到家族的资源去打拼,即便去外乡做官或做生意,也不至于举目无亲。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封建宗族进行了十分彻底的改革,如今的中国,宗族几乎都已解体。

但是,随着如今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宗族的概念又开始重新兴盛起来。尤其是在中国南方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等地区,家族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

如温州等地区,家族的支持和家族成员之间的融资,几乎成为他们的生意极其重要的保障。

如果是同一家族的成员,在毫无担保的情况下借出大量资金给对方做生意,几乎是常态。而如果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如此的借款除了极少数的好朋友之外,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有了宗族做依托,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官,无论是进入职场还是自己闯荡,都相当有一个极强的后盾。最起码,也可以给你一个衣食无忧的基础,给你提供最为难得的第1桶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如果没有一个大家族做依托,或者说你出生的家族,除了血缘之外无法给你提供任何助力,远走他乡,也许是你成功的更好选择。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人而言,是没有机会出生在罗马的。所以,对于小镇做题家而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杀出高考、大学毕业之后,如果返回老家,还要面临小城市小县城那种令人窒息的人际关系,近乎停滞的经济发展,和令人绝望的超低天花板。

如果不是安贫乐道,不是对自己未来不抱任何希望,选择去大城市打拼,固然会举目无亲,固然是无根浮萍,起步阶段也比当地人要低很多,但最起码,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有更高的天花板。

如果留在自己的老家,除了离父母近点之外,你面临的与大城市的打拼其实毫无区别——都是无根浮萍,都是无依无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反,极低的天花板和固化且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你成功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

所以,家贫走他乡的前提是,你是小地方的人,如果你本身就是大城市的敌人,当然不用背井离乡,留在原籍打拼即可,哪怕家里贫困。

如果你刚刚大学毕业,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不妨看看这4句话,它几乎道出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