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发布,
一项关于手足口病病毒的调查研究显示

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

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目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

柯萨奇病毒A6正在演变

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

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的主要病原体

研究团队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儿和儿童,症状通常以发烧、口腔溃疡和皮疹为主,症状一般较轻,在7至10天内缓解。然而,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并发症。

此前,肠道病毒A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6年,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然而,由于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根据国家手足口病病原体实验室监测网络,研究团队调查了我国2012年至2023年间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从中获得74株柯萨奇病毒A6菌株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此外,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该病毒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监测

研究涉及的74例与柯萨奇病毒A6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48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约为2岁,其中1岁以下儿童25例,1至5岁儿童26例,5岁以上儿童3例。

不可小觑的手足口病

1. 年均发病数过百万

2008年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至今,我国平均每年报告病例数超过百万例。

2. 儿童首当其冲

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一般为轻症,严重可致死

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多在一周内痊愈;

少数病例进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甚至死亡。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其中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下面是最为常见致病血清型:

01

柯萨奇病毒A6(CVA6)

02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03

肠道病毒A71(EV7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肠道病毒A71型(EV71)的阳性率逐步下降,而柯萨奇病毒A6型(CVA6)逐渐成为主流,引起的重症数有所增加。

临床尚无特效药物

目前尚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预防手足口病

接种疫苗很关键!

EV71疫苗接种指南看这里⬇️

1. 接种对象

6月龄-5岁的儿童。建议大于6个月的婴幼儿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接种程序

全程接种2针,间隔1个月。

3. 接种禁忌

①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

②发热、急性疾病患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

③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接种EV71疫苗,预防手足口病日常还要牢记这“15字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

这些关于EV71疫苗的问题

家长都爱问

为何接种EV71疫苗后还得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但并不意味着接种了这种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原因:

第一,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了EV71以外,还有CVA2、CVA6、CVA10和CVA16等20多种肠道病毒,而EV71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第二,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后,人体都不是立刻产生保护性抗体,而是需要约2周左右的时间,体内才开始逐渐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在此期间感染了EV71病毒,还是有可能得手足口病的。

患过手足口病的宝宝还需要接种EV71疫苗吗?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了EV71以外,还有CVA2、CVA6、CVA10和CVA16等多种肠道病毒。

如既往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或无病原学诊断结果,可以接种EV71疫苗。

EV71疫苗两针能否使用不同厂家的疫苗?

目前,我国获批上市企业的EV71疫苗均为两剂次接种程序,尚无使用不同企业疫苗进行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安全性的研究数据。

现阶段建议使用同一企业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

EV71疫苗是免费还是自费?

EV71疫苗目前属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家长“知情、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手足口病

已进入流行期

托幼机构

因为儿童聚集且普遍易感

卫生习惯尚未养成

容易出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托幼机构应做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园长应做好:

①制定预案

制定本单位手足口病防控预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②组织学习

组织教师、生活老师、校医、后勤保障人员等学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③监督落实日常防控工作

组织监督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室内通风和卫生清洁等工作,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供师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配合调查处置

发生聚集性疫情后:

  • 根据疾控部门的要求实施晨(午)检制度;

  • 对离园小朋友要派专人联系家长了解每日健康状况;

  • 实行病例日报和零报告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开展全园彻底清洁消毒;
  • 配合做好其他疫情处置工作。

校医、保健老师应做好:

①指导规范落实晨(午)检制度

常规情况下开展晨检,在疫情流行期或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实施晨(午)检。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

②做好幼儿因病缺勤的登记工作

监测因病缺勤率,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应及时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定期开展培训演练

定期组织开展手卫生、清洁消毒等预防手足口病相关培训和演练。

④提高预警意识

当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尽快向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疾控中心报告,并暂停全园性、跨班聚集性的活动。

⑤配合防控

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防控。

班主任、生活老师应做好:

①提高预警意识

在校医/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将幼儿送至医院就诊。

②落实复课标准

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后或发病14天后,方可复课。

③勤通风

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勤洗手

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⑤做好沟通工作

如班级发生聚集性疫情,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和沟通工作。

清洁人员应做好:

①做好日常清洁工作

  • 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

  •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 增加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滑梯等物体表面擦拭消毒频次,以及衣物、被褥等暴晒频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及时消毒

  • 要及时对患病学童的相关物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造成传播;

  • 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校园进行终末消毒,需使用含氯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来源:传防所、广东疾控、广州日报、东莞疾控等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