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8日,周恩来在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前往印尼参加亚非会议的时候,秘密经过昆明。此时的国民党特务正在想方设法地暗杀周恩来,以此来阻止他出席会议。

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周恩来还是前往云南大学会见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自己30多年前的初恋女友张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若名

周恩来和张若名已经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双方一时间感慨万千,周恩来更是感慨道:“多年不见了,我代表小超向你问好。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回北京工作?”

大家可能只知道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但知道周恩来和张若名的却少之又少。

那么张若名和周恩来有着怎样的故事?她和周恩来因何分手?

周恩来和邓颖超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下面作者为大家一一解读。

周恩来坚持“独身主义”

张若名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温仁村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里,因此造就了她聪明活泼、倔强的性格。1910年,父母送张若名到天津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她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闻名遐迩的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并和邓颖超成为好友。

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张若名也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会主席。6月27日,“天津各界联合会”派张若名、刘清扬等人赶往北京,签署请愿书,抗议我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最终在青年学生和各界爱国志士誓死不渝的坚决斗争下,时任总统的徐世昌退却了,人民也迎来了胜利。张若名和刘清扬等女中豪杰,也在这次血与火的洗礼中,第一次向世人展现出新女性在爱国运动中的伟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觉悟社部分成员(张若名前排右四,周恩来后排右一)

8月27日,张若名和周恩来、郭隆真等革命青年前往北平参加著名的“八月反马良运动”,没想到他们却被逮捕。8月30日,基于民怨声威,反动政府不得不释放了周恩来、张若名等人。

9月16日,为了能够更好地领导天津学界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周恩来和张若名的提议下,“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共20名学生联合成立了天津“觉悟社”。

觉悟社的成员都抱着“独身主义”的信念,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理论。除此之外,李大钊还在1919年9月21日来天津并发表演讲,给觉悟社社员极大地鼓励和支持。

为了躲避敌人的逮捕和暗杀,每位社员都通过抓阄来决定自己的代号。周恩来抽到5号,化名为“伍豪”;张若名抽到36号,化名为“衫陆”;邓颖超抽到的是1号,化名为“逸豪”。

12月28日,为了抗议日本人枪杀我爱国学生暴行的“福州惨案”,数万人聚集在南开学校前的广场上,声讨对方的暴行,随后爱国学生遭到反动政府的毒打和逮捕。

1920年1月29日下午,上千名学生不满反动政府的所作所为,游行到省公署门前。张若名、周恩来等人被推选为请愿代表,和反对当局据理力争,最终不幸被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5点,当周恩来、张若名等人被警察押送到警务处关押的时候,一路上他们都在高呼:“学生万岁!同胞万岁!”尽管身处狱中,但周恩来、张若名等人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张若名还在日记中写道:“精神是很快乐的……”

鉴于张若名在学校和社会上的种种表现,具有封建思想的张父很是气愤,并和其他家庭成员软硬兼施,多次以“断绝父女关系和切断经济供给”相要挟,让张若名回家呆着。但张若名心如磐石,意志坚定,说什么也不肯放弃。

1920年7月,在邓颖超等觉悟社社员的营救下,反动当局被迫释放周恩来、张若名等人。觉悟社为了周恩来等人的安全着想,便主张他们去法国留学。

11月7日,张若名终于逃出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在北京爱国律师刘崇佑等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周恩来、张若名等人乘坐“波尔多斯”号邮轮从上海奔赴法国留学,而邓颖超则留在国内。

此时周恩来和张若名只是单纯的战友情,他们相互欣赏,并未产生爱情。因为觉悟社成立以后,为了保证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改造社会的斗争中,社员们约定不谈恋爱、不结婚,周恩来甚至声明抱定独身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也曾在文章中这样说过:“要救国,要革命,最好独身,了无牵挂,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献给祖国。”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方面的成熟,周恩来的思想逐渐发生改变,他也迎来自己的第一段感情。

周恩来因何与初恋女友张若名分手?

1921年,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共产党,直接参加中共旅法小组,成为中共的创建人之一。1922年,郭隆真和张若名加入了由赵世炎、周恩来等人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在这一组织内,张若名化名为“一蜂”。

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周恩来逐渐认识到革命和恋爱并非在对立面,他在给表哥陈式周的信中是这样说的:“我虽然主张没有家庭的说法,但并非是薄情者,爱情和家庭不能并论……”

从这里足以看出周恩来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并开始放弃之前坚持的“独身主义”。多年后,邓颖超对侄女周秉德说:“那个时候觉悟社的成员都说,如果周恩来放弃独身主义的话,那么和张若名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因此,当周恩来和张若名放弃“独身主义”思想后,两人惺惺相惜,很快就产生了恋情。初恋是美好的,对周恩来也是不例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后,周恩来对周秉德说:“开始的确很不错,在巴黎,我们两个先后加入少年共产党,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主动采取互教互学的办法。张若名的法文很好,她经常担任主讲人。”

基于张若名的法语口语很好,再加上她又是女孩子,方便隐藏身份,所以张若名还担负与法共秘密联络的任务。

周恩来和张若名确定恋爱关系是他们到法国后,正如觉悟社社员所说的那样,一旦他们放弃坚持的“独身主义”,两人的恋爱也将成为必然。因为他们的恋爱基础就在于起初两人的志向相同,而且是并肩作战的革命战友。

尤其是张若名在斗争中表现出的激进、果敢以及很强的组织能力,再加上张若名在生活中十分淳朴、爽朗、以诚待人,这些都令周恩来难以忘怀;同样,周恩来的足智多谋、沉着坚定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也给张若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若名和周恩来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也正是因为相同的目标,才将两人的心灵联结在一起。本以为张若名和周恩来能够一直走下去,没想到一件事的发生令两人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