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买东西坚决不听“故事”

“我的壶是祖上传下来的,祖上当过大官……”“这把壶是XXX的旧藏,我花了XX钱从他后代那里买来的。

类似的故事很多,越是假东西,故事往往越是“真实”。

因此你需要记住:但凡故事太动人,买东西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坚决不做“万金油”

有人热衷综合收藏,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太懂,的确,无论是南京的沙志明、上海的许四海,还是杭州的李长平灯,都是各种紫砂门类、各个时期的紫砂陶器全收藏的。

但时代不同了,他们那时赖以成功的条件已不复存在,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复制别人的成功途径,到头来会发现自己难有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坚持长线,坚决拒绝一手进一手出

紫砂壶和其他门类的收藏一样,无一例外是玩长线,它最大的难题是变现,好比五万块买把壶,就只能当它是把壶,不能当成五万块钱。因为变现得等行情,得等机会。

今天买回来计算着明天转手就能卖了挣钱,90年代收藏热的时期倒是有过,现在,两个字,很难。

或许股票到有短线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不懂的东西坚决不碰

学海无涯,哪怕在这个领域被人奉作专家,也会有自身的局限性。

熟悉当代的作品,对明清老壶也许就没把握,什么都精通的玩家,几乎是没有的。所以,不懂的壶别碰,留神吃药。

五、坚决不被各类真假名头忽悠

世界华人杰出陶艺家、中国紫砂壶文化大使、作品被海外某王室收藏……如果玩收藏投资,你遇到有类似名头的“艺术家”可能不少。

可别被名头给忽悠了,很多都是出自电线杆子上的“假证”渠道,买自身还是看作品本身,那些名头本身就是唬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坚决不妄想捡漏

电视“鉴宝”栏目催生了一大批“捡漏迷”,他们往往花钱买一堆堆的赝品。

对普通人来说,捡大漏跟买彩票中五百万大奖概率差不多,捡漏心理往往让人吃亏上当。

七、坚决不做“最大的笨蛋”

艺术品投资有一个著名的“最大的笨蛋”理论。投机行为的要害是判定“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是赢家。

假如没有下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下家,那么你拿着高价买的艺术品,自己就成了“最大的笨蛋”。

这个理论话糙理不糙,也是告诫玩家别买那些太冷门、有价无市的紫砂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 分享 购壶 + 微信

纯色紫砂▏中国宜兴

感谢有你、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