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王子黎 发自福州 5月24日,中国气象局在福州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气象分论坛上发布第五批《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 其中全球天气模式产品4.0的台风强度预报能力与欧洲数值预报中心模式相当,降水预报性能优于上一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气象分论坛在福州举办。据东南网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在论坛上介绍,此批目录包含6类12种产品,其中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1.5版本是对2021年发布的1.0版本的全新升级,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34公里提升至10公里,时间精细程度也从6小时加密至1小时,能够更好的刻画和分析大气运动变化。

目录还包括全球天气模式产品4.0版本。该版本是中国气象局2023年刚完成业务准入的最新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产品。产品空间分辨率达12.5公里,北半球的可用预报天数突破8天,降水预报性能明显优于上一个版本,台风强度预报能力与欧洲数值预报中心模式相当。此外,全球海洋气象实况分析产品中,包含了海表温度、海冰密集度和洋面风三个子产品,他们的质量均与国际水平相当,能够在应用中互为替代。

南都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象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气象信息服务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方兴未艾,全社会对气象数据的需求在内容上、质量上和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为了让公众进一步共享气象数据,2023年2月6日,中国气象局向社会发布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至今已更新至第五批。

据了解中国气象局首次对外发布目录是在2015年,新版《目录》在2015年版本基础上进行大幅升级。数据种类由5类17种扩充至12类52种,新增全球海洋气象数据、实况分析和再分析产品及台风海洋、强对流等天气预报产品等。用户可以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及其App、微信小程序获取各类数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