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王丹做客新华网2024高考情报局,为考生和家长介绍202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变化、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亮点。

学术底蕴深厚 医院实力强劲

王丹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以卓越的教学条件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作为中国医学教育、科研、医疗的高地,北大医学聚集了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200多人,两院院士18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88人,博士生导师900多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0人;形成了包括临床、口腔、基础、药学、公卫、护理、医学人文以及医学技术在内的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无论双一流建设还是学科评估,在国内医学院校中都处于领跑地位;实力雄厚的6家直属附属医院,4家共建附属医院及11家教学医院为医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学+X”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X”是北京大学重要的发展战略,医学部作为北大六大学部之一,与北京大学其他学部间紧密合作。背靠大学雄厚的综合实力,医学和各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科交叉学习、实践机会和科研平台。

大部分医学专业的学生要在燕园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所有医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在燕园校区选择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课程。“医学生可以享受到北京大学全面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交流实践机会,并和本部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据悉,医学部各学院还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了“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例如,基础医学博雅学堂班结合强基计划,本博融通,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作为拔尖人才培养重要途径,进一步与本部各学院(部)、临床医院交叉合作,逐步实现各阶段纵向贯通与交叉融合;药学创新班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实现本博融通,开设高阶挑战课、前沿讨论课,课程内容侧重专业前沿和学科交叉,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突出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进行跨院系、跨学科选课,扩大学分认定课程范围,鼓励学生涉猎更广泛的专业知识,激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各学院提供更多元化的科研实践平台和机会,鼓励多课题组、多学科交叉;部分学院增设“学术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学术活动。优秀PI组成导师团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参与高水平科研、国内外学术交流。涉及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邀请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授组成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无论是学科、项目、导师、教学还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北大医学生都可以获得很好的交叉学习资源和体验。”

护理学专业2024年起选考科目调整为化学

针对2024年的招生政策,王丹介绍,在北京大学统一领导下,医学部实行单独代码招生,单独投档,单独录取。2024年医学招生计划数预计与去年总体持平。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投档要求的情况下,依据投档分数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不设专业级差。

在高考改革省份,北大医学大部分专业都是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英语(医学英语)专业不限选考,护理学专业自2024年起变为要求选考化学。详细规则和体检要求等,考生可在报考前到阳光高考网“招生章程”中查询《北京大学医学部2024年本科招生实施细则》。

注重学生体验 打造更加舒适的校园环境

据悉,以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为契机,医学部重点落实了一系列校园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医学部体育馆、淑范医学图书馆、医学科技楼相继落成。医学部体育馆配有游泳池、健身房、形体房和各类球馆;淑范医学图书馆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地下智能书库,藏书60余万册,并和北大图书馆、六家附属医院图书馆共享资源;医学科技楼是是目前北大单体面积最大的校园建筑,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落户其中。近年来医学部的教室、食堂、宿舍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崭新的学生宿舍标配空调、上床下桌,还有活动室、洗衣房等,环境优美舒适,相信会为同学们带来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