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如今,科技产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更新迭代,就业市场更是瞬息万变,此种情形之下,加强基础研究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归根结底,想要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最终都要依赖于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高校的大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想要培养出足够多的能在基础学科领域有所作为的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一流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关键。而且,该体系必须要涵盖各个学科的特色,且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如此才能算是为未来布局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而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计划——101计划,可以被认为是这一体系的“先行军”,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所当然,入选该名单的高校自然也是被官方认为其实力能够担当重任的存在,而在教育部近期公布的“101计划”入围高校名单中,郑州大学赫然在列,化学学科成功入选化学“101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郑州大学最早建立的三个院系之一,在包括徐墨耕、刘椽、嵇耀武等著名化学家组成的先驱队伍带领下,为该校化学学科和化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该校化学学科已成为河南省首个进入ESI排名前1‰学科,且已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因其全面的评判标准,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由此可见,既获国家认可,又获社会榜单高度认可的郑大化学学科实力到底有多强。另据小编所知,郑大化学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机制,为拔尖班学生1对1配备高水平科研导师,主打“全面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据官方资料可知,实施“101”计划的最终导向是让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先”,而郑州大学在实践育人方面可谓是颇有心得。

拔尖班学生不仅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等化学相关学科竞赛中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10余项。另在全班18名学生中,16人全部推免至985高校或中科院所化学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学习。

在获得荣誉和机遇的同时,拔尖班学生也承担着为国家化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责任。他们在继续深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样既和国家大方向发展同向而行,又有就业保障的高校,谁能不爱呢?

关注“高校巡礼”,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