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日,“深化医教融合 强化质量保障 携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阳举办,来自19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和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参会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学会医药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质量保障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承办,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医药卫生与康养康育专业委员会、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和四川兴合田职业教育研究院协办。

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题为“未来健康:新质生产力职教使命”的主旨报告。她解读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教育部署及四项任务,对比了各省新质生产力布局、智慧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剖析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她指出,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要从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的角度深刻理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新理念。未来健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要贯彻落实医疗健康国家举措,探索智慧医疗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的新担当。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医药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质量保障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扬南在讲话中指出,新环境新阶段新任务,希望两个专业委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找准改革新方向,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聚焦“五金”新基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是打造职教出海的新名片,加快输出中国职教品牌。他强调,分支机构要持续加强合作交流,牢牢把握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新担当,作出新的作为。

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天仪在致辞中表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特别是医教融合,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贵州职业教育将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部署,用好“六双”策略路径,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技能人才资历体系、产教融合发展体系、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赛训结合实践体系、技能富民培训体系“六大体系”建设,一体抓好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现场。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孙发表示,医教协同是贵州省卫生健康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短板,希望各高校、企业与教育医疗机构及相关行业,走进贵州,融入贵州,共创卫生健康品牌、共筑医药卫生健康职教高地、共建医养康养文化,切实为健康贵州建设与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释放优质动能。

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岚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强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书写医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石永忠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规划,并表示,作为贵州省第一所本科职业大学,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康养办学为特色的本科职业大学,将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指导与帮助下,加快推进学校发展,携手共创职教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现场。

特邀报告环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处长张磊作题为“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五金’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他指出,面对职业教育“一体两翼”的新格局,教育教学改革要更加注重教育和产业的全面融合,更加注重系统性与适应性的全面强化,从而筑强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新基建。

接着,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发展处处长白汉刚作题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任务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要重点在打造“五金”新基建、拓宽职业教育数字化和国际化新赛道、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一体化成长模式等方面扎实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新任务。

专家报告环节,健康中国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河北省新型智库和河北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席彪,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张颖惠,北京传统推拿治疗研究会会长吕东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分别就我国基层卫生人才的供需趋势与现实问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在两个分会场作了精彩报告。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石少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江清,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党委书记张扬群等八位专家围绕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过程和凝练方法进行了经验分享;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冉江舟,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蔡大勇,青岛西海岸中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崔秀光等七位专家就本校医教协同育人实践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案例分享。

会议期间,为充分展示两个专业委员会近两年来的工作成效,围绕“职教出海、‘五金’新基建建设、产教融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特向会员单位征集了近50个典型案例、特色示范和经验做法,参会代表不时驻足观看,分享交流心得,纷纷表示这次会议规格高、方向明、内容实,设计用心,主题鲜明,报告多元,不仅是一次成果交流,更是一场学术盛宴,收获满满。(图/文 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