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将蒸熟的烧麦装盘。丁根厚摄

今年以来,为了让“双减”之后的课堂更加丰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结合当地特色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时令节气文化,将美食制作引入课堂。学生们通过学习美食制作、了解传统饮食历史发展,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劳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丁根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学习奶茶的制作技艺。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学习黄桃蛋挞的制作技艺。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展示制作的彩色烧麦。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学习将烧麦轻轻颠捏成石榴状。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展示自己颠捏成石榴状的烧麦。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品尝烧卖。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品尝烧卖。丁根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烹饪课堂”上学习搅拌烧麦馅。丁根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