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陈白
编辑丨Rocket
好的科技公司到底有多值钱?看看英伟达就知道了。
受益于一季度亮眼的财报,最近英伟达暴涨的速度再一次震惊全球。5月23日,英伟达市值一天暴涨了2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万亿元),达到2.56亿美元,股价首次冲破1000美元。
英伟达的当日涨幅创下了华尔街历史上第二大单日市值增量。而华尔街历史上第一大单日市值增量也是由英伟达在今年创下的。
1.56万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知名金融机构LSEG说相当于一天涨出一个Adobe(2165亿美元)的市值。但对于我们来说,更直观的对比是,A股的市值之王茅台,最新的市值是2.11万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英伟达一天的市值涨幅,基本就快赶上茅台的全部市值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茅台是消费品公司,和科技公司没有可比性。那我们再列举一下A股目前拿得出手的科技公司市值:宁德时代最新市值是8915.98亿;比亚迪最新市值是6112.95亿。
至于浪迹A股之外的互联网公司们,表现要好一点的是腾讯,最新的市值是3.55万亿港币,折合人民币在3万亿出头。阿里巴巴更直观一些,在经历了此前的股价重挫之后,最新市值是1966.37亿美元,虽然阿里目前的市值确实存在被低估之处,但现实就是,整个公司的市值,甚至还不如英伟达的一天涨幅。
不夸张的说,现在整个A股、港股加上中概股,在仅仅只是美股市值第六的英伟达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01
创业
黄仁勋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离倒闭还有不到30天”。
之所以他又如此强烈的危机感,是因为英伟达的创业之路确实算不上坦途。
受益于AI概念爆发,英伟达近两年来可以说一扭前些年的颓势。但谁能想到,如今风光无两的英伟达,最惨的时候股价长期在1美元左右徘徊,堪称美股的“仙股”。
这些年来,黄仁勋和他带领的英伟达可以说也经历了多次过山车式的变化。1993年,30岁的黄仁勋和另外两个伙伴一起创立了公司,并担任CEO。黄仁勋在后来的演讲中曾经分享过当年创业时的窘迫——
创立公司时,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兜里只有200美金,而市场上当时已经有250个竞争对手,而且还包括很多大的公司,像IBM、HP、索尼、富士通、东芝等等,还有太阳微系统(SUN)以及其他的半导体公司。
当时这位年仅30岁、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南部的青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即将创立一家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
创立初期的第一款产品NV1就遭遇了重大挫折。虽然这款产品在3D图形娱乐行业开初即表现了不拘传统的风格,同时还集成了声卡功能,但因性能不具备比竞争对手太多的优势,而且与系统格式兼容性不够,NV1销量极差。
到了1997年英伟达已经危在旦夕,公司从上100人裁员到大概30人,账面只剩6个月的运营资金。
如果不是当时的日本世嘉公司给了一张订单,或者如果当时的巨头们如同今天的中国大模型厂商那样热衷于打极致价格战的话,英伟达可能早就已经倒在了创业的第一站。
02
起落
很多人说,黄仁勋赢在“时势造英雄”。
事实证明,在后来英伟达遭遇的多次生存危机中,拯救英伟达的从来就没有其它要素,只有强悍的技术研发能力。
1997年,NVIDIA推出芯片代号为NV3的AGP 3D加速卡,这一极具锋芒的“Riva 128”成为当时市场上唯一真正具有3D加速能力的2D+3D AGP显卡。1998年,英伟达与台积电达成战略合作,将其显卡交付台积电生产。双方合作的第二年,英伟达提出了GPU概念。这一处理器后来被整个电脑和游戏行业所采用。
随着英伟达的GPU备受市场追捧,为其代工的台积电也快速成长,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后来到了2000年之后,英伟达还遭遇过一次生存危机——与微软的Xbox的合作失败。
当年,微软准备推出Xbox,大举进军游戏机市场,而显示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游戏效果。鉴于与英伟达长期的合作关系,微软很快宣布Xbox将采用英伟达的显示芯片,并直接支付了2亿美元定金,总合同金额达到5亿美元,当时英伟达全年的销售额也不过5亿美元。
没想到,2002年1月微软Xbox正式上市后并不如预期中受欢迎。微软选择价格战、调低Xbox的价格。由此,微软希望英伟达也能调低显卡的价格,结果遭到了黄仁勋的拒绝,微软一怒之下把英伟达踢出了局。
此后,英伟达在竞争中节节败退,在2002年股价一路下滑,从每股70美元下滑到只有7美元,市值从110亿美元缩水到10亿美元。
转机发生在2006年。当年英伟达推出了统一计算架构CUDA,这一架构的出现,意味着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稍加培训,就可以为GPU编程。吴恩达曾评价说,“在CUDA出现之前,全球能用GPU编程的人数极少(据说不超过百人),而CUDA的出现使得使用GPU变得轻松”。
更大的风口是2015-2016年。彼时元宇宙、AI浪潮来袭。特别是区块链和比特币概念的爆火,在挖矿机械催生的需求下,市场对英伟达GPU的需求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GPU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进入2018年,随着第一轮AI泡沫破灭,半导体行业周期转为下行,比特币退潮、AI 相关应用预期大打折扣等利空因素导致英伟达股价市值腰斩,单季度收入也出现 20%以上同比下滑,公司遭遇上市后第二次重大挫折。
如今,随着生成式AI概念带动人工智能第二次爆火,英伟达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黄仁勋迎来了属于英伟达的真正的大时代。
03
对比
但遗憾的是,英伟达的传奇,我们几乎很难复制。
正如以上所说的那样,首先在市场竞争中,中国的创业公司面临的压力就不是英伟达可以想象的,话到了此处,已经无法过多展开。但对于民营经济生存发展环境有研究的人,都能深刻体会其中的不易。
而如果换一个视角来看,即便是A股市值排名前五的那些巨头们,想要复制英伟达的成功,概率也几乎为零。
茅台这两年在组织人事上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六年四次换帅,换在哪家公司市值都会受到影响。
但茅台毕竟是茅台,今年5月,茅台还是收复了A股市值之王的位置,在此之前几个月时间里,这个位置属于中国移动。排在后面的,是宇宙第一大行。
英伟达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表面上看可能是时代的风口造就,赶上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大爆炸;深一层次,可以理解为是英伟达持之以恒的投入研发、坚持创新,帮助英伟达度过了几次生存危机。
但在这一切的底层,我们不能不承认,英伟达真正成功的根源,还是黄仁勋的企业家精神。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不走寻常路,黄仁勋也是如此。仅仅从市值角度来看,一般人就难以承受这样的波动。
回看英伟达的发展,如果从股价角度来看,可谓是跌宕起伏、要多刺激就有多刺激:
两年涨15倍,然后一年跌90%;
三年涨12倍,然后一年跌85%;
两年涨7倍,然后三个月跌58%;
一年半涨3倍,然后1年跌70%;
现在,一年不到又大涨了4倍。
没黄仁勋的英伟达,就像失去乔布斯的苹果、没有马斯克的特斯拉一样。
只是,如果老黄一直盯着股价,上峰还每日悬着一并达摩克利斯之剑,甚至还可能被要求进行市值管理,那无论有多少个平行宇宙,也不可能打造得出现在的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