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拒绝退场,中方连发两道警告,释放信号相当强烈;不到24小时,马科斯措辞变了,仁爱礁局势或迎来转机。面对菲方的强势挑衅,中方发出了哪两道警告?此后,马科斯政府的措辞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近段时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频生事端,一边派补给船强闯仁爱礁附近水域,意图为“坐滩”军舰“马德雷山”号运送违禁建筑材料;一边炒作中国海警船“危险执法”,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分化中方同东盟国家的关系,挑衅之意不可谓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中国外长王毅在同菲外交部长马纳罗的通话中发出了明确警告,直言中菲关系已经站在十字路口,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菲方务必慎重行事;如果菲方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甚至与不怀好意的外部势力相互勾联,继续生事生乱,中方必将依法维权,坚决回应。

虽然中方已经将话说的很明白了,但执意扩大事态的马科斯政府似乎并没有就此“退场”的打算。中菲外长通话第二天,菲总统马科斯就公开表示,菲律宾将继续在南海维护自己的权益。显然,在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撑腰之下,马科斯这番言论无疑是拒绝在南海问题上“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鉴于此,中方在12月25日连发两道警告,对菲方多次侵犯中国南海主权,破坏该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作出正面回击。第一道警告,是人民日报钟声发表的,题为“无视中方善意和克制的南海挑衅行径极其危险”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菲方依仗域外势力支持,无视中方善意和克制,一再挑衅中方原则和底线,这种行径是极其危险的。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我海警船也有权在管辖水域内依规执法,不容菲方颠倒是非,横加指责。

文章还称,美方派遣军机军舰配合支持菲方,多次对中方海警船妄加指责,动辄以履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威胁中方等行为已经背离了在南海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严重危害了地区和平稳定。在中方看来,美方此举极不负责也十分危险,菲方当前的不理性举动与美方脱不开干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道警告,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的表态。毛宁指出,中方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愿意同菲方通过谈判协商妥善处理涉海问题,也希望菲方悬崖勒马,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两道警告的内容来看,中方是愿意以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海分歧的,前提是菲方必须停止与域外势力的勾连,停止在仁爱礁等水域的挑衅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冲突继续升温,才能避免菲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面对中方发出的“最后通牒”,马科斯的措辞也发生了改变。据《菲律宾星报》报道,当地时间26日,马科斯在采访中首次表明了“马德雷山”号是纯粹的菲律宾问题,菲方有意自行解决的立场。马科斯表示,将继续维持对仁爱礁“坐滩”军舰的补给运输工作,但美方并未参与到“马德雷山”号的加固工作中,尽管美菲两国一直在推进南海联合巡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方坚决反对域外势力插手南海事务的当下,马科斯政府主动将美国排除在仁爱礁局势之外的举动,明显给人一种有意缓和中菲紧张的感觉。分析认为,虽然很难说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但只要没有域外势力干涉插手,仁爱礁局势还是有望降温的。毕竟不容域外势力干涉南海局势,是中方的红线之一。换言之,菲方此举并非拒绝美国提供帮助,而是不希望继续激怒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