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节特色健身课、25次户外拓展课堂、6次健身嘉年华……2023年度长宁区“自强健身工程”残疾人社区体育健身服务项目于今年4月底结束。该项目由长宁区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上海壹方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中心具体执行,通过动员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源联动发展,助力更多残疾人士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声,学员们根据领操志愿者的指导,全身心投入到健身运动中……在长宁区各街镇残疾人活动中心,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温馨场景。一年来,长宁各街镇的残疾人学员分阶段练习了八段锦、手势舞、拳击操、草原舞、毽子操等丰富多样的健身课程,每一套动作都根据学员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所定制,帮助大家提升手脚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活力。

通过2023年度长宁区自强健身嘉年华户外拓展活动,各街镇的残障人士还参观了四行仓库纪念馆、外滩源历史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所,领略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并游览了青西郊野公园、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等“天然氧吧”,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在同步开展的趣味体育、亲子交流、社区融合运动会等环节里,大家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欢笑中增进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用更多的知识丰富内心,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上海壹方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居家锻炼教程”让残障人士在家中也能畅享“云上健身”的乐趣。来自长宁区各街镇的社工、志愿者等专业人士细致评估了残障人士的健身需求和身体状况,为其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发放合适的健身器材,并发送了专业的居家健身视频。通过上门一对一的服务教学,指导老师还积极宣传了残疾人相关服务政策,鼓励学员们积极向上地生活。此外,通过建立微信群,学员们可在线获取健康小贴士、分享日常生活,在温馨、舒适的线上平台交流互动,逐步养成居家健身的好习惯。

据了解,2023年度长宁区“自强健身工程”残疾人社区体育健身服务项目共开设了100节残疾人特色课程,惠及2003人次;开展了25次户外拓展健身小课堂,696人次从中获益;举办了6次自强健身嘉年华活动,受益人数1246人;同时为2006名残疾人提供入户送器材、上门指导居家健身服务,促使更多残障人士加入到健身活动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目采取了“残联支持、街镇配合、社会组织实施、残疾人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社工+体育健身指导员”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以及“定时、定点、定人、定项目”的实施方式,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项目启动前,在区残联的指导下,上海壹方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中心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定了集体项目和特色分类项目,并邀请专业人员教学助残技能、分享助残服务案例,完成了对120 名社区健身指导员的6次培训。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长宁各街镇社区初步建成了自强健身康复点,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五社联动”模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畅通参与渠道,致力于为残疾人群体搭建更多融入社会生活的平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社区体育健身新格局。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