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连签70项协议后,中方公开“交底”;不到72小时,拜登派人来华面谈,释放信号相当强烈。美日合作水平大幅升级后,中方作出了怎样的表态?此时派人来华面谈的拜登,又向中方释放了哪些信号?

当地时间4月10日,第一届美日菲三国领导人会晤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白宫进行了一场约两小时的“密谈”;会谈结束后,两人向外界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那就是美日同盟关系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说此次会谈预示着美日关系的一次“大幅升级”,是因为双方不仅达成了旨在提升美日防务安全合作水平的约70项合作协议,还在一系列遏华问题上取得了不少共识。外媒报道称,美日达成的新协议虽然涵盖了国防、太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但其中的“重头戏”仍然集中在防务安全上。

尤其是调整驻日美军规模,强化驻日美军基地“被动防御能力”建设等内容,更是凸显了美日两国全方位升级军事合作的愿望。就协议内容来看,美日即将开展的一系列合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冲着中国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岸田文雄在会谈中发出的“今日俄罗斯,明日东亚”的言论,可见无论是吸取俄乌冲突“教训”,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的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还是加强两国在防空导弹,以及其他攻击型导弹的联合生产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国冲突,都带有相当程度的“遏华”色彩。

简单来说,美日两国正打着防范“中国威胁论”的旗号,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而这一举动很可能加剧东海、台海、南海等地局势紧张。有业内专家指出,美日连签70项协议的背后,是岸田政府有意继续增强军力,进而遏制中国发展,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的企图。

有分析认为,随着美日同盟关系进入“新时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伴”体系将得到有效加强,拜登政府还会继续之前的遏华打法,而日本将扮演亚太地区“副警长”的角色。好在美日两国元首名为合作,实为遏华的一系列小动作已经被中方看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驻美使馆、驻日使馆发言人均明确表示,美日抱持冷战思维、搞小集团政治,在涉台、涉海、核武器政策等问题上对中方抹黑攻击,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敦促美日两国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停止做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利益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避免双边关系受到更大损害。

透过这番“交底式”发言,不难看出中方已经看清了美国的遏华伎俩;如果华盛顿方面继续一意孤行,中方也将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面对中方展现出的强势姿态,不到72小时,拜登政府就做出了反应,那就是安排美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于14日访华,作为管控中美竞争的一道“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分析指出,拜登政府如此密集地安排访华行程,保持同中方高层的沟通交流,就是因为不想刚有所回暖的中美关系再度遇冷。要知道,中美两国近期最大的“分歧”,源自拜登政府发表的一系列不当言论。如果美方没有大肆炒作南海、台海议题,干涉中国内政,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会少上许多。如今美方一意孤行,对中美关系造成损害,也只好想方设法来“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