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引起了日本媒体的注意。他们表示,虽然中国电动车目前表现相当亮眼,但一旦五年后,新能源车进入到大规模维护环节的时候,中国电动车必然会迎来生死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媒体认为,目前中国电动车的销量确实在不断增长,运营成本又极为低廉,但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后期维护能力不足,导致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口碑。

中国是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双料大国,再加上有良好的政策支持以及消费者观念的逐渐转变,这都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能获得市场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也必然会面临部件老化,电池需要更换等问题,而在这时候,对新能源汽车的考验才会真正到来。对车主来说,这意味着一笔庞大的支出。

日本人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购买的时候确实很便宜,厂家也确实没赚多少钱,但他们却是将利润放在了以后的售后服务,维修等方面,这其实是将利润给延后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媒体的这些话也确实有一定道理,比如之前在燃油车时代,一辆汽车不管走到哪个路边维修店都可以维修,因为大家伙的技术都差不多,也不会有任何维修壁垒。

可是新能源汽车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就算是再好的维修师傅,若没有厂家的授权,没有人家的仪器或者检测设备,都不可能对该厂家的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导致车主必然要到4s店去进行维修,而在4s店中维修的价格到底有多少水分,大家伙都心知肚明。比如我一辆奥迪A5坏了个遮光板,4s店报价1800元,但在网络上花100多元就能拿到。

虽然对日本媒体来说,他们更愿意唱衰中国新能源汽车,但他们的分析,其实也是显露出他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中国车企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不少方案。比如和更多的专业维修点进行合作,或者和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提供专属保险以帮助消费者承担维修压力之类的。但其实,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这件事情根本上的问题就是,厂家需要追逐更多的利润。在新车利润不足以维持厂厂家生存的情况下,厂家必然会将利润放在后面的维修保养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件事情说到底其实是个无解的事情。但我赞成厂家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抢占市场,并将合资汽车彻底打败,将中国汽车销售到世界各地,只有中国成为一个汽车出口大国,还才能取代房地产对我国经济的绑架,我国才能转型成功。而这一切,都需要一定的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