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京前最后一天,博雷利主动释放善意,对华示好意味明显。对于当下的中欧关系,王毅外长说了三句话,很有深意。博雷利对华示好有何用意?王毅外长又说了哪三句话?

当前全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百年之大变局,为了可以确保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利益不会受到时代变革的冲击,世界各国也都是采取各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优势,确保能够在多极化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合作对话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在10月12日至14日这三天时间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访华期间双方还举行了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博雷利担任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以来首次开启的访华之行,而就在他访华前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会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因此外界也非常关注这次博雷利在访华期间,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是否会成为中欧两双方讨论的一个核心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4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博雷利主动对华释放善意信号,表示欧中双边关系非常重要,欧盟非常重视中国。尽管中欧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双方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当前世界面临的很多重大挑战都需要和中国进行密切接触才能解决,未来欧盟还将会加强与中国的对话交流,,确保中欧关系的稳步提升。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博雷利的这次访华之行对于跌宕起伏的中欧关系而言,确实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以让中欧双方最大限度的解决分歧,增加合作,确保双方可以实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和政治联合体,欧盟如今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存在感正在不断加强,已经慢慢成为了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且综合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如今已经成为了维持国际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中欧斗则两弊,合则两利。西方媒体注意到,在这次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国外长王毅与博雷利会晤时提到了三个重点:第一,中欧双方一致认为,要加强对话合作,反对阵营对抗;第二,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首先是合作伙伴,共识远大于分歧;第三中欧关系具有全球战略意义,不取决于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

那么如何来看待王毅外长这富有深意的三句话呢?首先,中国和欧盟作为当前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合作显然是要优于对抗竞争,中欧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是需要对话和沟通来解决,而非是一味地寻求无理由对抗。其次,中国和欧盟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从本质上来看双方并没有任何矛盾和分歧的基础,而且作为两个区域性力量,中欧之间的合作交流应该要大于竞争,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中欧两国可以说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无论如何,欧盟都不应该将中国视为一个竞争对手和敌人,这种认知明显就是非常错误的。最后,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新兴力量,中国和欧盟的合作对于彼此,对于全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欧盟若是想真正成为继中美俄之后的世界第四极,那么就应该要寻求独立自主,这也就意味着中欧合作中,欧盟应该尽可能摆脱美国的影响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