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在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失败,以及大选的临近,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愈发歇斯底里。

美国的策略非常明显,一边摆出缓和对华关系的姿态,一边又采取打压遏制的措施。

在自己想方设法应对中国的同时,美国还一直在拉拢盟友一起围堵中国。

在中国周边,日韩菲等国已经成为美国的棋子,美国同时还觊觎其他东南亚国家,时不时就会进行挑拨。

此外,美国还希望欧洲盟友能够和美国“共进退”,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政策,甚至是复制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一起遏制中国。

然而,美国高层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之后,并未得到期待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林肯和耶伦)

耶伦布林肯接连出击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财长耶伦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接连向盟友喊话,试图拉拢欧盟对抗中国,但均未得到期待的回应。

报道称,布林肯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大放厥词,称中国正在追求各方的优势,以“挑战自由、开放、安全和繁荣的国际秩序”。

他还宣称,美国将继续制裁被认定向俄罗斯提供军品的中国实体,并努力与欧洲等合作伙伴协调美国的努力。

意思就是,光美国制裁还不够,要拉上欧洲等国一起制裁。

同一天,耶伦在德国发表讲话,大肆炒作中国的产业政策,声称如果不能战略地、团结一致地作出反应,欧美双方乃至世界各地的企业都会面临生存风险。

耶伦的这番话,就是要在欧洲推广“产能过剩”说,进而把欧洲拉上抵制中国的贼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德莱恩)

欧盟:我们有不同的做法

不管是耶伦还是布林肯,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撺掇欧盟和美国保持一致,对中国采取相同的遏制政策。

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和美国有一些共同的担忧,但欧盟欧有不同的方法,这是一种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从冯德莱恩的回应可以看出,欧盟并不完全认同美方的说法,仅表示“有一些”共同的担忧,而非和美国拥有完全相同的担忧。

至于冯德莱恩说的“更具针对性的做法”,并不是说要更加针对中国,和美国比着遏华。

其表达的意思是,针对欧盟的情况,采取适合欧盟的方法。

毕竟欧盟是欧盟,美国是美国,虽然是亲密盟友,利益也不一致,不能说什么事都跟美国完全步调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欧利益不一致)

欧盟不傻

欧盟在很多事情上都会追随美国,甚至会优先考虑美国的利益。

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尤其是战略方面的问题上,欧盟还是有一些自主性的。

拿这件事来说,一方面,欧盟和美国关注的焦点不一致,美国害怕被中国反超,欧盟并没有这种焦虑,欧盟更在意的是保护自家的市场和竞争力,毕竟欧盟既不可能超过美国也不可能超过中国,心态与美国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中欧关系和中美关系不同。

欧盟对中欧关系的定义,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者,是可以良性互动的,而美国则是敌视中国。欧盟像美国那样处理对华关系,不符合欧盟的战略利益,所以欧盟直接就拒绝了美国,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路子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