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董指导

最近有两则信息对比在一起看,很有意思。

一则是拼多多业绩炸裂,2023财年收入2476亿元,净利润600亿元。

另一则是著名电商大V“风中的厂长”一条微博称,义乌一位拼多多商家,卖了2亿元收入,利润是负的、亏钱的。靠着包裹里夹带广告,才赚了55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台大赚,商家血亏,这种反差感放在一起,就格外有趣。

拼多多的商业理念在黄铮那篇著名文章《把资本主义倒过来》里已经讲得比较清晰、网上讨论也比较多了。这是“道”的层面。

如果落实到“术”的层面,网上有个提问,则很有代表性:假如商户没赚几个钱,多多平台又能赚几个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有意思。我觉得是:把彩票作为方法。

我爸妈有段时间,很喜欢买双色球。我自己也跟着买过一段时间。每期开奖前:

图形派,研究红篮球走势图、画波浪、找规律;

概率派,选择热号冷号连号进行搭配;

自我派,坚定用自己的生日做组合;

随机派,一定要等到开奖前才来几注机打、以为这时候号码更少。

大家仿佛从事着一项事业,然后进行了一次必然的命中。

然而,双色球每周开奖三期,虽然,每期都有人中500万、甚至更多。但绝大多数的彩民,都是亏钱的。

这就是彩票方法论:创造一个低门槛参与的项目、构建一个低中签率的系统、宣传几个幸运儿形成轰动效应、激发一个“我也可以”的理念、打造一个“你赚不赚我都能赚”的收入方式。

在电商领域,赚钱的商家必然有,然后用赚钱的案例吸引更多商家,而活跃的流量,自然带来稳赚不赔的服务费、广告费。

把彩票作为方法,最先应用的是游戏行业。史玉柱在《征途》里率先设计了开箱的收入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这个方法应用最猛烈的当属短视频。

最近郭有才火遍网络,人们争相前往火车站一睹风采、或也加入直播的行列。渐渐遗忘了在此之前的闻哥、挖呀挖、于文亮等人。

一个个普通人,迅速获得全网铺天盖地的流量,一天就赚十年的财富暴增,吸引着一批批普通人加入到短视频的行列,寄希望于从庞大的分母大军中、成为极少数的分子。

被泼天富贵砸中的人们,就像抽中了双色球的一等奖,甚至金额更多。而素人爆火的频率,也越来越向双色球靠拢。

曾有人系统地研究各种爆火的素人,从衣着打扮、到环境布置,从才华演艺、到身份职业,希望能总结出一套方法论来。就像买双色球的图形派、概率派、自我派、随机派一样。而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

任何深度、系统地研究,都无法窥视背后真正掌权的系统。就如影视剧里的天子之威不可测一般。

当算法在一个个系统里越来越普及时,彩票方法论的应用,也就更加炉火纯青。然而,当算法越来越强时,彩票原本的随机性,却会越来越弱。也就是靠运气,越来越难成功。

这并不是说越来越依靠实力,而是越来越依靠系统的旨意。从实力到运气,从运气到旨意,这是彩票方法论的升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些书籍,了解了彩票的历史、缘由和机制,随后偶尔再买彩票时,心态就变了。

我给自己说了一句话,也挺适合送给“在算法驱动的系统里、追求表面随机性”的人们:

只做分母,不好吗?

-全文完

和董指导聊聊天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