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在人们的惯常印象中,道德是负责“扬善”的,法律是负责“惩恶”的,二者各司其职。其实法律并非冰冷无情的惩戒工具,作为社会公序良俗一般道德的兜底条款,“扬善”也是法律存在的意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对行善助人、见义勇为,法律便应给予保护,而相比道德,法律在“扬善”方面起的作用可能更大,因为它会通过一个个案例让人直接地明白个人行为的边界在哪、打击想不当得利者,同时保护做好事的好心人,“心肺复苏压断肋骨遭索赔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2017年9月7日,辽宁沈阳康平县的某家药店内走入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药店老板孙医师认识这位齐老太太,他在这开药店,十里八乡多的是熟人,熟人之间互帮互助都是正常的事,而这天老人家真就遇上了需要他伸出援手的急事。

只是孙医师没想到,自己帮助老人反而遭到了对方家属的索赔。

原来,齐老太太年纪大了,病痛多,这天是因为头晕不舒服才到药店来买药,孙医师出于谨慎先向她了解各项必要的情况后才拿了两盒药,齐老太太买完药后,说自己血压高,想让孙医师给帮忙量量血压,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孙医师发现齐老太太低压120,高压2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医师毕业于沈阳医学院,有乡村医生证和行医执照,他知道老人的状况十分危险,而危险比他想的更快转为现实——齐老太太下一刻就直接晕在了店里,孙医师吓了一跳,作为一名医师,他第一反应就是试探老人的呼吸和脉搏,结果竟然完全感觉不到,他知道这时候应该给老人做心肺复苏,把老人从生死一线抢救回来。

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心肺复苏不是按摩,按压需要一定的强度,要达到从死神手中抢性命的效果对按压深度、频率都有要求,不是谁上去一通乱按就可以救人之急,孙医师作为一名专业医师,很了解按压所需强度,而当时店内的监控显示,他给齐老太太做了四五分钟按压之后,齐老太太终于恢复意识。

随后,孙医师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扶起来坐好,再拨打120急救电话,也通知了她的家人,看着老人被送上救护车去了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孙医师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虽然很累也很惊险,但总算结果是好的,老太太得救了,要是一条性命就在他的眼前这么消逝,他无法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齐老太太去了医院住了18天院、花费了6000多元治病之后,出来却将孙医师告上法庭,要求他承担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总计9800多元,同时齐家还表示,等老太太的伤残等级评定出来后,还要向孙医师索赔近10万元。

这个消息让孙医师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齐老太太和她的家人索赔的依据到底是啥呢?

原来,齐老太太被送往医院后,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显示她右肺挫伤,存在低钾血症,此外双侧12根肋骨骨折,而这骨折是因为在心肺复苏的过程当中被按压所致,所以齐老太太认为给自己做心肺复苏的孙医师需要为骨折的后果负责,而齐老太太的儿子则认为母亲晕倒和服用了孙医师开的硝酸甘油有关系。

简而言之,齐老太太一家认为孙医师的施救行为不当,造成了老人晕倒骨折的损害后果,所以需要担责做出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孙医师没法认可这个理由,因为他接受过专业的医学知识教育,当时给老人做心肺复苏按压不是故意给人按骨折、手法不专业,而是施救需要一定的强度才能起效果,力度和频率不够,老人家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审理这样的案件,法院自然也会参考医学领域的专家们的意见,他们一致表示,从医学的专业角度来说,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这是心肺复苏几大并发症之一,齐老太太70多岁了,像她这样的老年人,或者说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对其施救进行心肺按压难以避免会出现“肋骨断裂”。

如果为了怕造成骨折就放松按压力度,齐老太太当时可能救不回来了。

至于齐老太太家属认为的老人心跳骤停晕倒和服用孙医师给的药有关,经法院审理查明,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2019年12月,康平县法院一审驳回了齐老太太一家的诉求,判孙医师不需要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完了,但让孙医师没想到的是,齐老太太一家似乎坚持认为此事必须由他负责,又上诉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被驳回后扔不罢休,继续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这件事严重影响孙医师的药店经营,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他不专业,治病把人治骨折了,在2019年,药店被迫暂时关门。

在这个案子中,孙医师的心肺复苏治疗确实导致了老人肋骨骨折,但为什么法院判决他不应承担抢救过错呢?因为孙医师是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施救的过程也没有违反医学诊疗规范,现行《民法典》第184条有这样的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和《民法典》施行前《民法总则》中的规定是一样的,所以齐老太太一家上诉归上诉,法院只会根据事实作出合理判决,不会因为他们闹得厉害就让步,案子再小,也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2月,孙医师收到辽宁高院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驳回齐某的再审申请。一切到此尘埃落定,他的好心得到了法律认可和保护,而纠缠不休的齐老太太一家人则拿不到任何赔偿,至于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受理费,齐家人还是需要承担。

这个案子的结果既保护了孙医师的合法权益,还了他一个公道,弘扬了正能量,也给更多见义勇为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更重要的是明确告诉得到帮助反想讹人的群体,法律不会允许任何人不当得利,不允许谁闹谁有理。法律的“扬善”作用,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直接明了,所以比道德更为管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