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楼市的局势变化太快。上个月的判断,下个月就要调整,谁都很难预测未来。所以我从不试图预测长期的变化,自认水平只够猜一猜今年的情况。

这种特别强的不确定性,让楼市里的每一方都很焦虑。其实赚也好赔也好都不要紧,只要是确定的,总有办法应对。最难的就是骰盅揭盖之前,未知最令人心焦,动手吧又怕搞错方向,不动手又似乎坐失良机。

只要你跟房地产沾边,总有一种焦虑等着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卖房的人压力大不大?很大。尤其是经过了2022年到2023年房价的急转直下,眼看着自己最有价值的资产就这样不断蒸发,一年到头挣点钱,还没有房子跌得多,压力能不大吗?

如果房子有贷款,那就更糟糕了。那些早早挂牌出来的,每晚卖一个月,房价就下跌若干,同时还要还款若干。以前眼看着房价打着滚的上涨,现在看房价打着滚的下跌,同样是还款,心情可大不一样。房价上涨时还款心甘情愿、志得意满,现在哪怕现在每月还款比之前还少了一些,但却不情不愿、垂头丧气。

我有个朋友,之前有一套投资房,在2023年初打算卖掉,但是价钱差2万没有谈拢。就差区区的2万,就把这件事耽搁下来了。结果一年后,这套房已经蒸发了20%的价格,租金也大幅下滑。朋友顿足捶胸,悔不当初。

买房的人按理说手持现金就是爷。但是现在拿着现金,压力也很大。因为根据过去二十年的经验,现金拿在手里可是很烫手的,哪怕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很多人依然很慌,总觉得要是不给它投出去就不合适。

各种重磅实施的政策层出不穷,救市的声音此起彼伏,谁知道哪一天房价突然就又起来了,会不会错过了低点再次拍大腿。不是说人生拢共只有七次机会吗?当年没赶上车,错过一次,这次再错过怎么办?所以很多买房人也一样,非常焦虑。

再者说,卖房基本都是为了钱,但买房的原因就多了。很多人买房的背后不是站着丈母娘,就是站着二胎。有时也没有那么多耐心等待时机的条件。

还有一种客户是既买房又卖房的,就是置换的客户。他们的情况要分两种,一种在天堂,另一种在地狱。早早就把房卖掉了,持币还没有来得及买房的是在天堂;提前看好房甚至下了订,但是旧房子迟迟没有卖掉的是在地狱。所以很多市场上现在的单都是连环单。甚至有的买家和卖家当面砍价时,都要把第三方拉上一起砍,意思就是你砍我的房多大一刀,我就要砍别人的房多大一刀。不管你的刀多大,都胜不过我能转嫁。姑苏慕容家为什么有名:会斗转星移啊!

2.

以上都是买房和卖房的普通人,大家压力都很大。但其实整个房地产行业都一样,谁敢说比谁好过。

开发商的压力大不大?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吧,甚至开发商已经过了压力最大的这个时段,民营的开发商有八成基本已经救不回来,也就无所谓了。还有很多属于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暴雷这种事儿,就像出轨一样,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一旦暴雷过的公司,大家对他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大家总是会想:他上次既然可以暴,那这次一样也可以暴。所以没人会再投钱进去。可是越没钱,就越会暴雷,越暴雷,越没钱,最后完蛋了事。

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崩塌却快得很。试问现在还剩几家正经开发商没有暴雷过?所以既然纯洁守信的人设已经崩塌,那干脆就破罐破摔,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只要能活下去,管他娘什么人设。

地方政府的压力大吗?这一点可能已经人尽皆知。我只说几个关键词吧。600000亿的地方债;各种欠薪讨薪;土地流拍……

中介行业压力也很大。虽然今年以来整体的成交量还可以,但是架不住去年惨啊。动辄一个店一个月都成交不了一单,怎么养店里这么多人。很多中介都是吃半年饱饭,然后一饿就两年。平时工作也特别辛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到晚吃不上一顿准时饭,996都算是客气的,没有业绩晨会时还要被领导羞辱,然后工作状态还必须特别饱满,充满热情。反正我对他们是充满同情。

而其他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压力大不大?现在已经不是压力大小的问题了,或者不如说还有哪些行业,还有口气。就拿装修行业来说吧,红星美凯龙也暴雷了,欧派、索菲亚都出现了跑路新闻,最近甚至连全国最大的家装龙头公司东易日盛也出现了分店跑路的新闻。跑路这种行为特别带坏风气、扰乱市场,试问一家分店跑路了,其他分店的生意还怎么做?谁还会愿意提前把十几万几十万的装修费付到店里?反过来讲,但凡能撑下去,谁愿意跑路呢?

3.

所以房地产这局棋下到今天这个局面,到底谁是赢家呢?放眼望去竟然找不到。也许只有那些在2023年之前就把房产清空变现,落袋为安的人,才是唯一的赢家吧。

都说房价回到八年前,可八年前的情况比现在好多了。也不知这盘棋是怎么就下到今天这一步的。

房子若真的只能住不能炒,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