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颁布禁令还不到24小时,美方的报复就来了;对华发起第二波制裁行动,挑衅意图昭然若揭。中方最新发布的禁令中都包括哪些内容?作为“报复”,美方又发起了怎样的制裁行动呢?

虽说近段时间以来,中美高层的沟通交流较此前多了不少,但华盛顿方面并没有放弃遏制打压中国发展的计划。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商务部就颁布了大幅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的相关禁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称,此举是对一年前芯片出口禁令的补充,以限制中方“获得可能人工智能和精密计算机领域突破的先进半导体的途径”。用雷蒙多的话来说,列入出口管控名单的芯片对中国军事应用至关重要,对其施加限制将削弱美国在关键国防技术上落后于中国的担忧。

据悉,规则更新后,拜登政府不仅有权以国家安全名义决定本国芯片企业能否对华出售相关产品,还将限制中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芯片。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无疑会加大英伟达、英特尔等一众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销售现有产品或为规避规则推出新芯片的难度,让本就紧张的中美关系“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方的科技霸权行径,中方并非毫无反击之力。“新版”芯片禁令出台3天后,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将此前实施临时管制的3种高敏感石墨物项正式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从公告内容上看,被中方列入管制清单的是高纯度、高强度、高密度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天然鳞片石墨及其制品。商务部发言人指出,上述管制措施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旨在优化石墨物项管制结构,更好地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考虑到石墨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成分,也可以被加工为核石墨,进而被用于军事领域;有分析认为中方此举旨在巩固本国电动车和电池企业的全球优势地位,并向美方释放回击信号——过分制裁中企将招致反击,中方可以通过控制战略材料的方式发起反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和出口国,占全球总供应量的65%以上,全球9成以上的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均由中国生产制造。将石墨列入正式出口管控名单后,一旦中方收紧供应,全球电池和电动车的供应和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中方的“言外之意”相信美方已经收到了,只不过华盛顿方面似乎并没有“服软”的意思。因为出口禁令发布后不到24小时,美方就发起了新一波“报复”行动。

美财政部21日宣布,中国及中国香港三家实体企业疑似参与提供导弹适用物品给巴勒斯坦的弹道飞弹项目;有鉴于此,美方将上述企业列入指定实体清单,将依照相关规定实施制裁。众所周知,这不是美方首次以“卷入战争”的名义将中企列入制裁名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方就曾以涉嫌为莫斯科提供军事援助为由对中企实施制裁。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其实“有言在先”,喊话美方不要将正常的经贸合作上升到政治高度,甚至打着国家安全旗号对中企实施制裁,因为这只会给两国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中美经贸活动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