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后,立陶宛竟呼吁取消中俄安理会席位,“报复”意味十分明显;英国也趁机对华出手,遏华企图昭然若揭。立陶宛为何扬言取消中俄安理会席位?英国又是如何对华出手的?

继一个多月前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反胁迫工具法案”达成临时协议,疑似为立陶宛“出头”后,被中方施加了经济制裁,并禁止对华出口相关产品的立陶宛政府又开始“底气十足”地对华挑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就公开呼吁,国际社会应取消中俄两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由G7国家代替;理由是中方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与西方相悖,不宜继续担任常任理事国一职。

作为欧洲国家中少数始终跟随美国遏华政策的存在,立陶宛方面已经不是第一次正面挑衅中方了;事实上,发表上述言论的立陶宛外长一直活跃在“拱火”台海局势的第一线。5月时他曾公开表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欧盟必须要与中国脱钩,欧盟国家需要通过“武力语言”同中方对话,为可能发生的事做好准备。

透过这一系列嚣张至极的言论,不难看出立陶宛政府的遏华企图究竟有多么明显,也不难理解中方为何会在立陶宛政界再三炒作台海局势后,暂停与该国在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合作,拆除通过立陶宛的200多条铁路,甚至“降级”与该国的外交关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立外长公然叫嚣要将中俄踢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将联合国彻底交由G7国家主导,明显就是在替美西方集团发声。毕竟早在之前召开的广岛峰会上,七国集团就毫不掩饰自身对中俄两国的“恶意”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这些国家也致力于继续军援乌克兰,将战争进行到底。

另一个佐证立陶宛政客是在帮美西方说话的证据,是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的最新发言。他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重心转向印太,现下的联合国体制已经无法继续,所以有必要“扩容”常任理事国数量,并取消中俄的一票否决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克莱弗利的提议看似是在为一众发展中国家着想,但细思之下却不难发现,英方不过是趁机对华出手罢了。因为克莱弗利提出的联合国改革意见完全就是“美国方案”的翻版,强调的是让日、德等国担任常任理事国,而不是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话语权。

这项建议中最针对中方的一点,莫过于要求取消中俄的一票否决权;要知道,克莱弗利给出的是中方可能会成为联合国改革的阻力,理由是中方始终担心印度跟日本入常;至于俄罗斯方面,则是因为动用一票否决权阻碍俄乌冲突问题解决。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英方的“担忧”却只是无稽之谈。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奥尔忠尼启的话来说,联合国的确需要改革,需要接纳更多亚非拉国家加入安理会,但联合国的改革重心应该是平衡各方力量,而不是继续偏向西方,将日本、德国等几个明显偏向西方的国家纳入常任理事国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言之,一个更加中立的联合国才是世界需要的,继续走美西方路线只会让全球局势变得更加严峻。如果像美国所说,增加六个没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席位,那么联合国只会沦为美西方增加自身影响力的一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