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高考的公平公正,山东教育部门曾规定,高考期间在校大学生不得离开学校,避免出现替高中生考试的情况。

按理说知识都是向下兼容的,经历过高考,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理论上再做高考题应该易如反掌。这也是很多家长愿意请大学生当家教的原因。

高校担心有大学生替人考试的问题并非多虑,此前确实出现过类似情况,哈工大就有一位大学生替山东一位考生参加高考。虽说结果不尽如人意,只考了227分,但是影响恶劣,有必要通过教育政策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校回应担心学生替考端午不放假

2024年高考与往年不同,全国高考统一从6月7日开始,有的地区需要3天,有的地区需要4天,而端午小长假正好是6月8、9、10三天。考生倒是开心了,避免工作日早上不用担心堵车,陪考家长只需要请1天假陪考即可,大学生却要破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某高校辅导员老师提醒各位学生,按照去年的规定,高考结束前可能会不让在校大学生离校,因此端午小长假可能会泡汤。此通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若是普通工作日或双休日,不让学生离校已经很离谱了,小长假也不让学生出门,这就说不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该校教务处工作人员回应,学校没有接到端午不放假的通知,山东教育厅也表示没有下达过类似通知。也就是说去年山东省做出的此项规定,并不影响今年。

除了山东以外,四川媒体也发布通知,川内各所高校端午期间正常放假。看来目前没有哪所高校还存在取消端午假期的通知,大学生表示虚惊一场,原本应该感觉开心,却又觉得不太舒服。官方这态度不是更加证明,大学生已经不存在任何威胁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用事实证明,没这个必要

从昔日的哈工大学霸替学弟考出227分的绩,足以说明一切。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高中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大量练习达到熟能生巧,才能在考场上答出高分。

大学生即便过去考出再高的成绩,上大学后对高中的知识难免会有所生疏。所谓用进废退,985大学生若没有经过系统的复习,再参加高考也未必能考出好成绩,大部分都不如高中生自己考成绩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为了确保端午小长假能够正常休息,纷纷用事实自证清白,用实力告诉官方没有担心的必要。初中是学生体力的巅峰,高中则是智力巅峰,大学生多半是在吃老底,只剩下癫和疯。

为何每年只有高考作文题关注度最高,因为很多大学生只能看懂作文题。大一可能还对高考知识有些印象,上了大二以后以往背过的英语单词、古诗词、公式定理都忘得一干二净,除了勾股定理,可能连三角函数都不会做了,更别提那些历史年代和地理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的状态真是既让人心疼又觉得心酸,为了3天小长假不惜如此自嘲。若不是自嘲更可悲,为啥读了大学没有提高,反而出现退行性变化?这也是高等教育值得反思的地方。

官方取消对大学生的限制行为不光是对学生的实力心中有数,更多的是监考制度更加完善。每位考生进入考场时,老师都会根据准考证信息核实身份,监考老师的眼睛是雪亮的,再加上高科技人脸识别,难不成高考生还能找到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来替自己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违反考场纪律后果很严重,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自2019年起,凡是在高考、考研、法考等国家考试中有组织作弊行为都属于刑事案件。2020年美术生联考中,2名舞弊人员联系了一名在校大学生帮忙参加考试,结果身份被识破。两名务必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和3年8个月,该大学生也因此而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人生留下污点,对以后的就业、升学都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高考制度森严,高考生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心理。即便成绩不佳,可以复读一年再接再厉,千万不要铤而走险。一旦东窗事发,不光要影响诚信档案,还将面临停考1-3年的处罚,实在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也要懂得替人参加考试的后果,珍惜来之不易的学籍,不能因小失大。如今考研、考编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有严格考察,一旦留下污点就自毁前程。不光是高考,也报考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考研等,都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漠视考察纪律。

今日话题:有必要担心大学生替高中生考试的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