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区的淑敏同学叙述:我凭什么对你好,让你拿来利用吗?当初他是帮了我,设身处地为我考虑过,在我离家出走,风餐露宿的时候,给我提供温暖,我对他有好感,慢慢走到一起,因为他每天出去工作赚钱,我就在家里给他做饭,我每一次给他做饭,做这些事情,都是怀着我对他的体贴,我想对他好,可是他一次次把我的这种付出,拿来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他不舍得跟我外面租房子住。所以不得不让我跟他父母同吃同住,自然每一顿饭,也不仅仅为他做,还是为他父母,有时候我会感觉,他起初对我的示好,一切都是为了让我爱屋及乌的为他父母好。比如每一次,我做了一道,我认为很好吃的菜,他就立马端上桌子,先给他父母品尝,有一种借花献佛的味道。他总是在利用我对他的爱,变成他对父母的一片孝心,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工具,他父母在家里,总是高高在上的,他还硬要我跟他父母,一上来必须坐在一个餐桌上吃饭,然后他父母坐在主要位置,他们很想做给外人看,让别人看见这一切,其实我特别不舒服。总是感觉他们喜欢跟我唱对台戏,就是表现给外人看。刚刚我把晚饭做好,他立马就叫他爹过来吃饭,我做了最爱吃的鸡腿肉给自己,也给他,人家也立马先放在他父亲最近的地方,每一次吃饭,他都特别照顾人家父亲吃没吃好,嘱咐我把饭菜做的软烂一些,我天天在这个家,明明跟他过日子,可其实每天都跟他一起,小心供着人家父母好吃好喝。我就感觉,他跟我的关系,从一开始,总是有很多外部关系介入,从来不是单纯的你为我付出,我是次要的。他就千方百计让我把对他的好,投注给他的父母。

关系的一开始,就是这样,我们之间,必须介入很多关系,包括他的父母,他的亲戚朋友,他要求我开朗,跟他亲戚朋友,他的父母,搞好关系,跟他待在一起,我真的很累,他对我永远都有那么多要求。

然而他对我的好,慢慢变成一种刻意讨好,他很会投其所好,给我买我爱吃的东西,给我网购买衣服买内衣,给我零花钱自己出去玩,昨天他躺在床上,说又给我买什么,我感觉他唯一对我好,永远是经济补偿,一切为了让我每天这样供着他和他父亲,他们家很注重餐桌上的仪式,比如跟他母亲坐在一起,他希望我给她母亲夹菜,他父亲希望我给他倒水。他父亲特别喜欢坐在那边,我看着很不顺眼,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撒了一堆垃圾,当时我觉得很解气。平时我去做饭,他父亲立马坐在餐桌上,让别人看见这个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感解答:在淑敏的这段感情经历中,我们看到了复杂的情感交织与矛盾冲突。

起初,他的出现宛如一道光,在淑敏离家出走、艰难困苦之时给予了温暖与帮助,这份关怀让淑敏心生好感并走到一起。然而,随着相处的深入,淑敏发现自己对他的好被一次次地利用。他不舍得在外租房,让淑敏与父母同住,于是淑敏的付出从对他一个人的好,延伸到了对他父母的照顾。

他的行为,看似是孝顺,却让淑敏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工具,被用来成全他对父母的所谓“孝心”。他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求淑敏去迎合他的父母,从饭菜的安排到座位的讲究,这种强迫式的融合让淑敏感到无比压抑和不自在。他们注重餐桌上的仪式,这在淑敏眼中却成了一种作秀,让她难以忍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对淑敏的好,似乎也渐渐变了味,更多地体现在物质补偿上,用经济上的给予来换取淑敏继续在这个家的付出。这种关系不再是纯粹的爱与关怀,而充满了利用与交换。

这段感情从一开始的美好憧憬,逐渐演变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夹杂着外部的各种因素,让淑敏感到疲惫不堪。她在这个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受不到纯粹的爱与尊重。而他的刻意讨好与要求,更像是一种维持表面和谐的手段,而非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

在这样的情感纠葛中,淑敏的反抗与不满也逐渐显现,她通过一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但这或许只是一时的情绪宣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段感情经历提醒着我们,在爱情中要保持清醒与独立,不要让自己的付出成为被他人随意利用的工具。同时,也需要在关系中建立健康的边界,明确自己的需求与底线,不被他人的要求所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情中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而不是陷入无尽的痛苦与纠结之中。愿淑敏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摆脱这段令人窒息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