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赖清德上任之际,美方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对此中方的反制说来就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原则下,中方决定将三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其中对台湾地区军售的美国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也在本次名单中,针对这些美企,中方将禁止其在中国从事进出口活动,禁止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禁止这些企业高管入境,并对相关企业处以对台军售金额的两倍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基础上,外交部又发布了新一轮制裁名单,对涉及对台军售的企业和个人采取反制措施,中方宣布将冻结涉事的12家美企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并对10名有关联的美企高管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中国。可以看出,中方这轮制裁对台军售的美企,强度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凸显出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对美企制裁力度加大,是中方通过经济等手段对美方的严正警告,在美方停止一系列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行为之前,这些反制措施只会更多、更有针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商务部宣布制裁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后,该公司也作出了回应,有消息称波音宣布推迟向中国交付飞机。波音方面声称,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对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相关电池进行检查,该公司将推迟对中国的飞机交付,原本中国向该公司订购了85架飞机,目前只向中国交付了22架。波音推迟对中国交付飞机,很大程度上是美方借此向中方表达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近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了2025财年国防预算草案修正案,该法案明令禁止中国公民进入,与美国国家安全有关的实验室和武器生产场所,声明中还强调这项国防预算将预防间谍活动。事实上,这份草案中的内容是有迹可循的,不久前美国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指控中企生产活动威胁美军基地,强迫相关中企变卖资产。截止到目前,美方从未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有关调查和禁令显然是为了满足自身政治目的。中方对参与对台军事的美企和个人采取反制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一到美国,这些制裁就全然变成对付中国的工具,完全无道理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损害中国公民在美国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手段来回应中方对美国实施的反制措施,而这些对中国公民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再次暴露出美国的不自信。相比之下,中方却始终秉持着包容开放的胸襟,看待中美人员往来,中方最高层在中美旅游促进会上表示,欢迎美国游客亲身感受真实的中国,并强调中美关系的未来需要由两国人们共同创造。但如今美国频繁在两国人员正常往来上“使绊子”,让中美关系陷入紧张,美方应当理性看待中国公民赴美,更应该清楚中方制裁美企的根源所在,不要让两国关系陷入“螺旋式下降”,否则最终只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