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为提高食堂服务保障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珠海已逐步取消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目前,珠海已有57所学校实现师生同餐,与教师同餐的学生人数达10万余人。

珠海市教育局于今年4月下发通知,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实施“同餐同菜同价”制度后,教师可直接掌握学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意见,对食堂进行日常监督。据统计,目前41.79%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实现自营,学生就餐满意度显著增长至89.5%。未来,珠海将持续优化食堂经营模式,致力于为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餐饮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并不是孤例。2023年9月1日起,宁波实行县域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取消教工食堂,实行师生同餐。报道称,师生同餐也是不少杭州学校的选择,例如杭州观成实验学校、杭州高新实验学校等。这些学校的师生同餐制度不仅包括一起吃饭,还要求老师参与食品安全的各个流程,收集师生意见并及时改进。此外,杭州主城区的公办幼儿园也将陪餐制作为标配,老师会在幼儿进餐时陪伴指导。

去年,预制菜能否进校园的话题曾经引发广泛讨论。去年9月1日,有家长在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网络问政平台“赣问”栏目进行投诉,称由赣州睿宗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幼儿园餐食,餐盒都是塑料,还回收重复使用,“而且听说是预制菜,对孩子的身体不好”。

9月11日,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做客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行风在线》节目时就表示,目前,青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没有使用预制菜,也不准备使用。

去年9月13日,经济日报刊发评论《确保预制菜进校园安全放心》,文中称,“对预制菜进校园,家长们意见比较大的,正是学校未经充分沟通和论证就直接改变供餐方式。这表面看是食品安全问题,实质是学校落实管理规定不到位、家校沟通没跟上造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7条指出,学校供餐应“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此外,2021年8月6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学生餐从烧熟至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