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而医学正是和众多人生命与家庭的幸福相关联的学科。而在我国提起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显然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该校被誉为“造就医学大师的摇篮”和“培养医学精英的黄埔军校”显然不是浪得虚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协和有三宝,图书馆、病案和教授,也正是这三宝让协和具有了难以匹敌的竞争力。

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曾被誉为是亚洲第一医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可谓“汗牛充栋”。目前拥有各类印刷型文献总量累计高达275万册,尤以外文医学期刊较为丰富。每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现刊也有4600余种,各类数据库80余个,其中包括中外文电子期刊12000余种,电子图书约14万种,以及医学领域重要文摘型、引文型、事实工具型数据库如Embase、SCIE等40余种,基本涵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领域常用的学术信息资源。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图书馆正是协和的“活水”,以优秀的资源不断指引着学生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协和的病案横跨百年,其中甚至有孙中山、宋庆龄等多位历史名人的看病记录。病案是医务人员对患者患病过程、诊治情况所做的记录,也是跨越百年第一手的临床研究资料,是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活化石”。目前在电子病历的普及下,协和也以病历资源为基础,构建出了自己特色的临床数据库,这对于回顾性临床研究大有裨益,以及与国际化多中心进行数据接轨和联合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协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老协和堪称协和的神话时代,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都从这里走出。如今的协和光是两院院士就有26人,是汇聚我国顶尖学者规模最大的医学院校,拥有医学各个细分领域的人才。在数据大爆炸的今天,协和的名教授们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能够依托协和医学平台的搭建,作为长风破浪的掌舵人转化出更多对医学文明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木不成林,实际上,协和的难以复制并不只是依靠于“三宝”,还有众多珍宝值得大家关注。比如,协和的胡盛寿教授在接受白岩松采访时,就说到:“协和最宝贵的东西,是完整的教学体系和高质量人才产出的教育结构”。这里的学术气氛之浓厚,教学之严格,学术活动之丰富,想必能让每一位有志从医人所羡慕。

协和是无尽的宝藏。该校手握的诸多“秘密武器”,让其成为独树一帜,其他院校所难以模仿的存在。因此,有志于学医的同学们,协和会是你从医事业的开始,也会是你从医事业的最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