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四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小满节气之后,气温升高,常常伴随高温雷雨。万木舒展绿荫,有时候,也会绿到一种阳光和阴云下的寂寞。曾经这样的早夏,午后上班,街巷少行人喧哗,只有人家庭院绿荫,随着脚步后退,而天色是夏云的沉闷。脚步路过一家小院时,发现了樱桃树上,正细缀着果实,红而小巧,时隐时现,虽无芭蕉掩映,但是那种周围都是深绿的夏色里,别有一种浓郁的夏感。这是,红了樱桃的夏天啊。

又有一年,邻居家的一棵树,早春开了粉白的花,细细碎碎的,也不知道什么树,到了夏天,打着伞路过,才发现,雨中绿叶下挂着红红黄黄的小珠子,才醒悟这是樱桃。

从来没有将车厘子,看作樱桃,虽然也知道,那是智利的樱桃,春节时期,往往是国人餐桌上的高档水果,皮色紫红,莹润可爱,且耐贮藏。但是,那都不是我认为的樱桃。

我所认为的樱桃,就是中国原产的樱桃,早春开花,早夏结果,小巧玲珑,吹弹可破。而樱桃上市的季节,必要有浓浓夏绿,阴阴细雨,薄薄衫带,郁郁季节带来的身心滞怅,而后由这种明艳的樱桃,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朝《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天子祭祀祖先神灵,必会奉上樱桃,当时樱桃多半野生,小鸟啄食,故名“含桃”“莺桃”。正是味道鲜甜,颜色朱艳,且娇气不耐贮藏,故而列为上等山珍,养颜补血,令人好气色,又独辉映最早的夏天的太阳,被认为是向阳之果,神灵尚飨。

不过这仪式,在汉朝之后,改在了早夏,这是因为发现樱桃的产地多了起来,尤其是越往南,樱桃成熟得越早。在南北朝时期,显然江南地方的樱桃,在晚春早夏,就已经开始结果。

唐中宗时代,农历四月,宫廷的樱桃成熟,皇帝命令人在樱桃树下奏乐,晚上陪伺的人员,每人分的两笼樱桃。

唐玄宗时代,更为豪华,立夏之日皇帝率领臣子,祭祀夏神之后,开设樱桃宴,将皇家园林的樱桃分发给百官作为夏天的水果福利。王维杜甫等均有诗,记录这一盛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舌犹来上苑花,游人独自忆京华。

遥知寝庙尝新后,敕赐樱桃向几家。”唐 · 顾况《樱桃曲》

晚唐顾况,则在樱桃花开的季节,遥想京城每年夏天,皇帝分发樱桃的场景。

那些春天的小鸟,现在正在樱桃花里穿梭。

而我看着这繁盛的鸟语花香,回忆起长安关于樱桃最美的故事。

那是皇帝在初夏,用樱桃祭祀完祖先后,将红红的樱桃,分给百官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

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

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唐 ·温庭筠《偶游》

樱桃在唐朝的长安广泛种植。春天过后,百花凋谢,但是随着绿叶舒展的夏天来临,樱桃也红熟了。温庭钧,在长安的曲江边,贵族的庄园里,看到了茂密的果实累累的樱桃树,当然还见到了奢华靓丽的贵族女子。

她们穿着华丽的衣裳,头上是高高地堆满花的发髻,脸上涂着鹅黄。

院落中有成片的樱桃树,结出红艳的果实,有孔雀鸟,悠闲散步,时不时开屏。

碧绿,明红,金翠,使得这一氛围有着热带森系的浓郁之美。

而身处其中的女子,婀娜又端庄,有着令人神往的仙佛气息,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归。

樱桃,也就成了成熟女性,艳美青春的代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唐末 · 郑谷《山鸟 》

这首诗的俏皮,在于将飞上树枝的小鸟拟人化。

那小鸟,振动翅膀,努力高飞去墙边的树上,却正处在失脚下落,正努力扑腾的状态。

原来是有个小婢女,正拿着弓弹,去惊吓它,导致它惊慌失措。

那小鸟倒也挺委屈,说,你干嘛要射我,我不过是想在樱桃树上吃点樱桃,又能够吃你多少呢?

野生樱桃原本就是滋养山中小鸟的天然食物,而樱桃最早就叫莺桃和含桃,因为小小的樱桃果,恰好能被含在黄鹂的嘴巴里。而这种场景,在山林常见。

人类是从黄鹂口中夺食,人工种植樱桃后,也防着鸟类啄食,故而常用弓弹惊吓。

这倒反证了樱桃之美味,那黄鹂鸟的歌声和羽毛,如此优美,想必也是樱桃滋养出来的吧。

所以女子更喜欢樱桃,因为想要拥有婉转的歌喉,美白的肌肤,黄鹂爱吃我爱吃。

而现代科学也证明,樱桃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养颜驻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 · 蒋捷《一剪梅 其二 舟过吴江》

自唐朝起,江南吴地的樱桃,就盛名。唐朝白居易说,这里的樱桃,产量大,皮薄,颜色艳丽,滋味香甜。唯一的坏处,就是极其容易腐烂。这倒也是中国樱桃的显著特征,入口即化,是一种节令美味。而江南湿润多雨,造就了樱桃的水分充足和甜美,也造成了食用期的短暂。

但是正是如此,家家樱桃树,成为寻常。樱桃树,春有花,夏有阴,又有甜美小巧的果实,实在是家园良树。

而蒋捷也是不幸,出生在富庶的江南,年轻时,就考中进士,只不过,这是南宋的末年,考中进士不久,南宋就国破了。他在末世里,感受着国破的巨大压抑和悲愤,为了家人和生计,到处颠沛。

往日的繁华,变得迷离。在晚春多雨的江上,他的船,经过了曾经繁华的渡口和古桥,但是现在被一片烟雨笼罩。

很多人都在问秋娘渡和泰娘桥是什么地方?实际在蒋捷当时,也没有这样的地名。但是,秋娘是晚唐杜牧的江南知己,泰娘是刘禹锡诗中的江南歌姬,她们代表着中国的盛世繁荣和风流,但是现在,这些美好全然飘摇在末世的风雨中。盛世不再,家国破乱。

而他的家,就在此处,他却无缘安定回归家里。

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这样颠沛的命运,回到家中,过着岁月静好的美好日子呢?

樱桃又一年红了,红在了有人家的庭院里,芭蕉又一年绿了。

那等待的人,那漂泊的人,都只能将安稳寄托在遥远的未来。听任岁月流走青春年华。

樱桃自红落,芭蕉空寂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