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多少朝代更迭,政权交迭传递,基本都是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立嫡以长”。

这种原则更是在中国封建王朝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的封建社会一共延续了2000多年。因为封建王朝基本就是家天下。一个人当了皇帝,那么继承皇的就是她的儿子。而儿子们的选择,基本都是“嫡长制”。

这种制度,能有效的避免人心的不稳,能保证权利的传承和延续,但是有优点,也会有缺点。

毕竟,一个皇帝,管理的是一个国家,不仅和继承皇位的儿子们的才能有关系,还和年龄有关系。治理国家,是需要能力的。

倘若让一个能力不足的孩子继承皇位,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架空,被他人利用。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他的儿子虽然是皇帝,但是因为年纪小,结果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至于后来给中国带来很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首先看到荒淫好色,也好大喜功,,最后丢了江山,自缢而亡,但是他还是干了几件有益中华民族后世发展的大事。大家应该能猜到,没错,就是他,就隋炀帝杨广。

按理说,皇位是轮不到杨广的。因为他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孩子,他上面有一个哥哥杨勇。而且,哥哥,是一个正常人,怎么来说,都混不到小儿子杨广。可是权力总是让人痴迷。何况是生在帝王家。他们面对的是皇权的诱惑。得到权力就是得到天下。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当然,杨广也知道,他的想法很危险,一旦失败的,那就是死罪一条。但是杨广还是出手了,他先是当上太子,然后取代父亲,成为了天下的真龙天子。

杨坚的父亲杨忠,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后来杨忠死了,杨坚承袭父爵。继承父亲的一切。公元589年,南北朝的陈朝最后一任君主陈叔宝,被杨坚所灭。

陈朝的灭亡标志着自西晋永康年间开始的,南北分裂近300年的局面彻底终结,一个全新的大一统帝国时代拉开了序幕,杨坚也是继秦始皇之后的又一位雄主。

人们都觉得杨坚可以和秦始皇媲美,绝对的他非常的伟大。但是杨广却觉得父亲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没有到躺平的地步。而且政权中还有很多的内忧外患。

比如北方的突厥一直虎视眈眈,准备南下攻城掠地。东北的高丽国也在伺机而动,想配合突厥一起行动。蚕食大隋的土地。而且,内部政权也不稳定,朝中贵族门阀拥有太大权力,没有收回来。

表面看起来一切平静,但是长江南北并没有真正地融合起来,暗流涌动。父亲杨坚也上了年纪,雄心不再,没有了进取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杨广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不仅齐名秦始皇,甚至还要超过秦始皇的壮举。他的这份决心从他的年号就可以看出来,绝对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霸气的年号,没有之一。

年号:大业!

大业,那份大业到底有多大,也许只有他才知道。

杨广刚刚即位以后,便开始大赦天下,笼络人心。一刻都不停歇,修订了《大隋律》,将父亲晚年制定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律法和苛捐杂税都给取消,恢复了之前的各级学校制度。

这一顿操作下来,深得民心,百姓们都觉得这是一位好皇帝,为人们办正事。而这只是刚开始,接下来才是他的战略部署。

为了防止突厥南下,他亲自下诏,三个月挖掘一道天堑。当时本来是定都长安的。但是为了加强对关东和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他便决定重新选都城,打算定都洛阳。

这一决策意义深远。对当时朝代政权的稳固,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几乎在同时,一边营造东都洛阳,一边又打算开凿一条大运河,而这一壮举,很关键。这一条南北大运河,后来成了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水路,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杨广本来计划将黄河,长江,淮河,和钱塘江这五大水系全部连起来,通过船运,可以全部连通起来,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用于军事运兵,运粮草都大大提高了效率。加深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极大增加中央权力的控制。

而军事上,他也一直在准备,在杨广登基的第四年,他就全军出击,首先攻打吐谷浑,开拓了数千公里国土面积,天山南北被他设置鄯善,西海河源,切末四郡,达到了真正的开疆扩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件件大事,刚开始办得都很顺利,因此杨广也踌躇满志,喜不自胜,于是他就效仿秦始皇,开始巡游。

而这一巡游,一发不可收拾,他几乎每年都要巡游,三游扬州,两次巡游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而且还在之前都城长安频频往返。

想想,这都都是他刚继位完成的,每次巡游,都大张旗鼓,劳民伤财,沿路修建行宫,对沿途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百姓们也只能有苦不敢言。

而且,建东都,开凿大运河,这些大的工程都是很耗费人力财力,而且都是同时进行的。耗费国力,国库慢慢开始出现亏损。

而杨广此时还不自知,一味的想获得更大的名声。他又开始攻打高句丽,本以为会很顺利,结果吃了败仗,牺牲很多人,损失惨重。但是杨广不服输,还要尝试,一次不行,两次,三次,连续打仗,导致国家都出现财政赤字了。

前面说了门阀势力也很强大,杨广也为了遏制关陇门阀势力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重用南方士族,和关陇门阀形成对抗。他开始拉拢一些南方士族,担任一些要职,开始进行南北抗衡,自己从中周旋控制。

另一方面,开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从社会的中下层人们选择出优秀的人走上仕途,这就是科举制度。

在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这也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的诞生。进士科主要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拔具有文才秀美的人才。并在大业三年(607年)规定了十种考试科目,包括文才秀美、学业优敏等,以选拔多方面的人才。

这种选官制度影响深远,它打破了门第观念。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门第二品”的观念,通过考试确立了“学优而仕,以文取士”的原则,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这种制度也成了之后朝代的选拔人才重要渠道,而且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高考制度,都是来源于隋朝的这种选拔制度,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大创举,一直延续至今。

国家在这种大大的消耗之下,已经有了走向衰败的迹象。门阀们开始计划起兵造反,本来杨广的皇位就不是正统得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就是北镇贵族的杨玄感,李密,李渊起兵讨伐杨广,短短几年,国家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弄得民怨沸腾,导致铺天盖地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四处狼烟,遍地烽火。‍

杨广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国家,竟成如今这般模样,生灵涂炭,狼烟四起。他内心是极度排斥的。他的内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没了刚上位的雄心壮志,而是变得得过且过,沉迷酒色美人,不打理朝政。‍‍‍‍‍‍‍‍‍

杨坚本身特别迷恋美女,喜欢年轻漂亮的,据说杨广的后宫,住着全国各地搜掠的美女,供自己玩乐,荒淫无度。甚至传闻,杨广连他的嫂子和他老爸杨坚的妃子都不放过,都被他占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广甚至还在扬州专门建了一座迷楼,何谓迷楼,类似古代青楼,只不过迷楼是专门供杨广夜夜笙歌的地方。

官逼民反,这是必然。大业14年,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下令给勒死了。杨广之死完全是自作自受,他老爹杨坚好不容易建立的大隋朝,就这样被荒淫无道的杨广给玩没了,就这样,杨广不仅输掉了江山,而且还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开启大唐王朝。‍‍‍

李渊和杨广两个人都是身出关陇门阀,他们有很多相同点,两个人还有点亲戚关系,但是在那个战乱年代,成王败寇,失败者,就是要接受惩罚,被定罪,逃不掉历史的严酷史笔。‍‍‍‍‍‍‍‍‍‍‍

为了展示唐朝的正统合法性,就要对杨广进行批判,诉说杨广的罪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杨广的帝位就不是光明正大得来的,居心叵测,不择手段当了太子,又弑父篡位,而且荒淫好色,连自己父亲的妃子都不放过,喜大好功,建东都,兴修水利,南下巡游,东征高句丽,穷奢极欲,鱼肉百姓,种种昏庸无道的做法,引起人神共愤,杨广也被冠以“暴君”称号。‍

因此被上天惩罚,被大唐所取代。‍‍‍‍‍‍‍‍‍‍‍‍‍

如今回过头来看,无论是隋朝,唐朝都已经离我们远去,杨广虽然被后世所唾骂,遗臭千年。但是他的兴科举,开凿大运河,却影响了中国1400多年。‍‍‍‍

正所谓唐朝皮日休《汴河怀古》中写道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