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剧集最近大火,我没看过剧,但读过李娟的书,书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核心的主题是孤独。剧集里拍的主要是在草原上,但我在李娟的书里看到的更多是戈壁,以及戈壁上无从逃避的孤独,在这种孤独里,我却进一步读出人的自主性,读出人的自由。

不要误会,我这所说的自由不是那种被浪漫化的,在大草原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相反,我所说的自由是在一种极端艰苦、孤独的环境里,人必须拼尽全力活下去,反倒人的主体性获得的一种极为顽强的呈现。

所谓的自由,根本上来说在于人是否能够自主地选择;在戈壁那种艰苦环境下,在茫茫无人的孤独处境中,看似无从选择,实际上你仍然有得选择,你可以选择自暴自弃,也可以选择顽强。你选择了顽强,也就直接地触摸到最强韧的生命质感,享有的是一种最为本真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会让生活不再艰难,但你却会在艰难中被唤起激情,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艰难才孕育那种自由。

在东部地区,我们不大容易获得那样的一种生命质感。原因在于东部地区有着强大的社会系统,我们是在系统中生活的,也在系统中获得保障。我们在系统中看似可选择的空间很多,但是那种最为根本的、在孤独的处境中必须由自己直面生与死的选择,实际上被系统遮蔽掉了。

我们在系统中享受着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代价的,就是它可能显得不够厚重,激情不足。于是,戈壁上的孤独所激发出的特定意义上的自由,才会深深地打动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我的阿勒泰》剧照

当然,戈壁上的自由也是有代价的,就是它伴生于无从逃避的艰苦和孤独,但是触摸过这种生命质感后,你是很难愿意舍弃它的。

我有一位出身戈壁的朋友给我讲,西北的特征是,沉默而又热烈。作为出身东北的人,平生所见都是天地的丰盈,大花袄的热闹,我最初很难理解如何可能“沉默而又热烈”,在我看来这是两种矛盾的、无法兼容的属性。

直到我去了西北,逐渐地开始感受戈壁,才意识到,这种孤独中的自由,本质上就是一种沉默的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戈壁的老大哥于星,看过我的这段文字,又给我另一精彩的视角:“戈壁的寂静像是天然的,而孤独是我们人想象感受的。作为戈壁滩的人,我体验到的是她很生动。有狼,野兔,黄羊,无数的昆虫,还有奇妙的风吹红柳的哨音,夜晚,你若去看戈壁的星空,你会惊叹身处另一个星球。”

「民族」#仅限20席

考察时间:6.12-6.18(墨脱站)

主理学者:孟庆延×李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