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言:有人自愿掏空口袋为偶像买单,有人靠偶像闷声发大财。随着“饭圈文化”的流行,明星小卡被炒出天价,这次连小学生也被“割韭菜”。

明星小卡的风越来越大,在中小学生群体中也极受欢迎。小红书上收藏明星小卡的小学生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小学生集满了一本明星小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明星小卡的正常尺寸和一张银行卡差不多,正面一般印有明星的照片,背面通常都是一个歌词。就是这样一张普通的卡片,让“饭圈女孩”欲罢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炒卡炒到上万

明星小卡成理财产品

明星小卡文化最初来源于韩国,主要是为了满足粉丝的收藏行为。随着K-POP韩流文化的火爆,明星小卡也受到粉丝们的热烈追捧。

小卡交易主要表现在韩流明星中。韩国大火女团BLACKPINK的一张普通的小卡,在发售的时候只需要几十块,但在闲鱼交易平台上则炒到了14000元。韩国另一个大火的男团防弹少年团的团员田征国的小卡更是被炒到35000元的天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很多小卡都是专辑的周边配套物,而且每张专辑里配套的小卡都是不同的。因此有人为了集齐小卡,会选择批量购买明星专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线下专辑店不难发现有消费者拿着一箩筐的专辑,在买完单后一直拆专辑抽卡,直到拆到有自己心仪的明星小卡才舍得离开专辑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饭圈文化里,这些小卡甚至代表着爱豆的人气。如果爱豆的人气越高,那么小卡的价值也会越高,其限量版或是签名版的小卡也会被粉丝抢着买。

卡圈文化其实早就出现了,不过在当时的粉丝的还没有这么疯狂集卡。2010年,韩国女团少女时代的其中一张专辑第一次附赠小卡,受到韩国粉丝的热烈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韩国其他的娱乐公司也纷纷效仿专辑附赠小卡。到了今天,专辑的销量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小卡而带动的。并且衍生出了很多种类,比如特典卡、签售卡、周边卡等。

卡圈这股风吹向内娱后,瞬间风靡中小学生群体。不少网友表示不理解小卡文化,甚至明星本人也不能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g)idle的中国成员宋雨琦在一次直播里不经意问起自己一张小卡要多少钱,在听到价格后大吃一惊。也有明星让粉丝不要再买小卡了,自己拿着照片去印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卡文化形成后,专辑里的CD就已经变的没这么重要了,粉丝买回家后也只会扔在家里角落积灰。反而是附赠的小卡,能够干干净净的“躺”在粉丝专门买的卡册里。

为此,很多人会直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小卡。由于有些特别版的小卡的价钱超过一些小学生粉丝的承受范围,不少小学生选择自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于自印小卡的行为,有些粉丝认为,“不买正规小卡的就不算是真正的KPOP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小红书上搜索明星小卡,会出现一堆粉丝集卡的帖子,有用户打开自己的卡册,里面满满的都是明星小卡,这些小卡的价值甚至可以媲美一台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圈文化的形成,既表现了kpop文化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也暴露出了一些粉丝不理智追星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一张心仪小卡

“年轻韭菜”甘愿被割

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卡圈,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利用小卡赚钱。在了解了小卡文化的暴利后,不少用户开始倒卖小卡、给小卡装盒就连淘宝也有很多给小卡设计卡套的店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抖音上,就有一个账号名为芊芊小学生博主,其视频内容都是包装各个明星的小卡。凭借着包装小卡,芊芊的粉丝数量接近6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芊芊在视频中在打包小卡的时候会给小卡做一系列的装饰,同时也会一本正经的介绍,有网友评论,“她在学校和同龄人真的有共同话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线下,有不少专辑店开始售卖明星小卡,就连官方也发现到了小卡经济国内娱乐公司乐华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在店里就有一部抽卡机以供粉丝购买小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抖音上乐华也开始卖起了小卡以及其他的明星周边,在乐华的直播间里,一明星的3张小卡的售价为99元。

不过,就算官方亲自下场出售明星小卡,也还是止不住有黑心商家的出现。有的人会把自印卡当成是正规小卡卖出去。还有的人更过分,在买家下单后寄出一个空包裹然后卷钱跑路

2022年的时候,韩国济州岛有个“黄毛”在通过X等国际社交平台上售卖韩国女团ive的未公开小卡,结果在收钱后不仅没有发货,还销号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诈骗金额达到了525万人民币,诈骗范围除了韩国、中国还有泰国、新加坡等地。报案人共有78位,其中中国的报案人就达到了30多位,大多都是未成年人

在微博上甚至有一个叫做“倒卖女王”的话题,是专门用来进行小卡倒卖的。里面还有小卡能否进行炒价的鉴定贴,也有炒卡的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卡经济和前两年火爆的盲盒经济相类似,盲盒经济里的头部品牌泡泡玛特得益于“常规款+隐藏款”的售卖形式,吸引年轻人产生持续的消费行为。相信很多人家里的泡泡玛特现在已经在角落落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抽到“隐藏款”盲盒,消费者就会产生“赌徒心理”。越抽不到自己想要的,就越要继续抽。加上“隐藏款”的稀缺性,导致消费者对开盲盒的时候会有一定程度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明星小卡也带有随机性,粉丝不能第一时间内抽到心仪的小卡。想要直接获得心仪的小卡,就只能通过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或者是一直买专辑直到拆出自己心仪的小卡。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也有一些卖家会将小卡照片修成高糊版,将小卡打造成“盲盒式”。商品介绍里只有对小卡的文字描述,直到买家拿到小卡后才能看到小卡的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金钱堆出来的出道之路

在去年,人民日报就已经点评过了粉丝经济。人民日报表示,一旦追星行为失去理智,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畸形的追星行为,会严重损害青春期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粉丝经济”是文化娱乐产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即使各大官媒呼吁粉丝要理智追星,但还是被资本发现了漏洞,以此疯狂割未成年人的“韭菜”

早些年,偶像养成选秀节目的火爆也暴露出了粉丝经济的一堆问题。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选秀节目在最后的决赛的时候,门票被炒到了将近2万元,并且还有粉丝站为选手集资了高达200万元的应援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腾讯的“创造101”更是将粉丝经济搬上了台面,当时许多粉丝为了能够给心仪的选手投更多的票,在腾讯视频平台上购买了相应的选手会员卡。一个价值30元的选手会员卡可以让选手额外获得121票。

有公开数据显示,直至创造101决赛前,粉丝应援总额超过了2000万元。这哪里是选手选秀,这是粉丝的财产PK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丝集资可以用来给偶像买广告位、买周边产品以及买专辑冲销量等应援行为。不过在创造101节目播出后,有消息传出粉丝的集资并没有算清,粉丝的集资集体打水漂。有网友在豆瓣上质疑“粉头”(粉丝集资召集人)卷了集资的钱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爱豆的出道之路都是粉丝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由于两档节目中发生的粉丝集资过于疯狂国家广电也针对此事发布了新规,绝对遏制节目宣扬拜金享乐等错误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网络综艺节目内审核标准细则”里也有指出,禁止出现“花钱买投票”等环节。

即便有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也还是有花钱应援的行为存在,不过不再将粉丝集资搬上台面,也很少再听到“投票”、“应援”等明显词汇。

在视频平台上,除了正常的一日一票,粉丝还可以开通会员为偶像投票。也还是可以花钱购买偶像在节目中代言的饮料或是化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数据显示,青春有你2的粉丝集资总额超过了3000万。虽说平台已经极力在避免“花钱投票”的行为,但将购买饮料或是化妆品和出道机会以及粉丝投票捆绑在一起,也还是为了割粉丝“韭菜”以达到引导粉丝花钱为偶像助力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炒作明星小卡还是给爱豆花钱投票,都能看出粉丝的不理智追星的行为。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放任他们继续沉迷“卡圈”,会危机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追星,让偶像成为前进的动力,在未来与偶像“顶峰相见”。

关于明星小卡炒作一事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